梅州市青少年心理资本亲子依恋与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1-27 01:05
目的检验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的作用,为青少年的教育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方法随机选择梅州市2所中学1 052名青少年,采用"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的亲子依恋分问卷简本、心理资本量表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自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青少年亲子依恋、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外化问题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1,-3.58,6.45,P值均<0.05)。亲子依恋负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正向预测人际型心理资本和事务型心理资本(r值分别为-0.16,0.43,0.42,P值均<0.01),人际型心理资本、事务型心理资本均负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r值分别为-0.42,-0.13,P值均<0.01)。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3.41%;事务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亲子依恋能直接影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人际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9,40(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人际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外化问题行为间的中介模型注:外化问题行为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李菁菁,窦凯,聂衍刚.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6)
[2]父母情绪表达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亲子依恋、孤独感的多重中介效应[J]. 彭源,朱蕾,王振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4)
[3]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与学校联结的调节效应[J]. 陈秀珠,赖伟平,麻海芳,陈俊,单彦彤.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5)
[4]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王艳辉,李董平,孙文强,赵力燕,赖雪芬,周月月. 心理学报. 2017(05)
[5]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J]. 吴艳,温忠麟.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2)
[6]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J].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7]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张阔,张赛,董颖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0(01)
[8]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J]. 柯江林,孙健敏,李永瑞. 心理学报. 2009(09)
[9]青少年的依恋、情绪智力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J]. 李霓霓,张卫,李董平,麦玉娇,王晶晶,邢文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2)
[10]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周浩,龙立荣. 心理科学进展. 2004(06)
博士论文
[1]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 曾晓强.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初中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 刘丹.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7
[2]青少年亲子依恋、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 苗丽阳.西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11456
【文章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9,40(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人际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外化问题行为间的中介模型注:外化问题行为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李菁菁,窦凯,聂衍刚.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6)
[2]父母情绪表达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亲子依恋、孤独感的多重中介效应[J]. 彭源,朱蕾,王振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4)
[3]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与学校联结的调节效应[J]. 陈秀珠,赖伟平,麻海芳,陈俊,单彦彤.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5)
[4]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王艳辉,李董平,孙文强,赵力燕,赖雪芬,周月月. 心理学报. 2017(05)
[5]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J]. 吴艳,温忠麟.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2)
[6]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J].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7]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张阔,张赛,董颖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0(01)
[8]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J]. 柯江林,孙健敏,李永瑞. 心理学报. 2009(09)
[9]青少年的依恋、情绪智力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J]. 李霓霓,张卫,李董平,麦玉娇,王晶晶,邢文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2)
[10]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周浩,龙立荣. 心理科学进展. 2004(06)
博士论文
[1]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 曾晓强.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初中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 刘丹.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7
[2]青少年亲子依恋、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 苗丽阳.西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11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61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