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载体和社会距离对大学生道德违规情境判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2-15 11:13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通讯业的疾速发展以及大屏智能手机的流行,人们的道德判断不再局限于发生在传统的纸质呈现载体下,更多发生在手机屏幕这种新的呈现载体下。呈现载体的改变是否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有研究指出,人们经常在手机上快速浏览碎片化的新闻讯息,表现为一种“浅阅读”;且人们在手机上做决策时会体验到“窄化效应”。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引起人们更抽象、更高层次的心理表征,从而对道德情境的判断也会更加严苛,即对道德违规情境的接受程度更低。另有一些研究证明,社会距离作为心理距离的重要维度之一,不同的社会距离下,人们对不同程度的道德情境的判断也会产生显著差异。那么,呈现载体与社会距离会不会产生交互作用也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假设:呈现载体对被试的解释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被试的道德判断;且呈现载体与社会距离会共同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因此本论文基于解释水平理论,通过实验法,分别用纸质问卷和手机电子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来探究呈现载体和社会距离对不同程度的道德违规情境判断的影响,同时测量被试的问卷作答用时作为佐证,设计了3个实验分别进行探究。实验一考察不同呈现载体下被试对道德违规情境的心理表征是...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4220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各故事在不同呈现载体下解释水平得分的平均值
第三章实验一:不同呈现载体对解释水平的影响研究13释水平得分(M=5.00,SD=0.918)高于呈现载体为纸质时(M=4.54,SD=1.140);故事与呈现载体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4,87)=1.532,p=0.200>0.05,=0.066。图3-1各故事在不同呈现载体下....
本文编号:4034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4034220.html
上一篇: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同伴关系干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