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及人格特质的关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01 05:50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芜湖市多所高校大学生多种健康危险行为现况,分析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和焦虑、抑郁及人格特质的关联性,以期为高校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危险行为开展的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芜湖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匿名方式对3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人口学信息;(2)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大学版);(3)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4)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5)网络成瘾诊断量表;(6)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问卷进行录入分析,了解大学生人群中危险行为现况并分析其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之间存在的关联。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取有效问卷2420份,其中,男生1086人(44.9%),女生1334人(55.1%);独生子女1177人(48.6%),非独生子女1243人(51.4%);年级分布:大一982人(40.6%)、大二931人(38.5%)、大三及以上507人(20.9%);生源地分布:城市798人(32.9%)、县城847人(35%)、农村778人(32.1%);学校类别:本科生1468人(6...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内容及测量工具
1.2.1 人口学基本特征
1.2.2 测量工具
2 调查方法
2.1 抽样方法
2.2 人员培训
2.3 现场调查与质量控制
3 数据录入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
2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基本情况
2.1 性别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2.2 学校类型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2.3 学校类型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2.4 生源地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3 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分析
3.1 调查对象焦虑、抑郁状况
3.2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的抑郁得分比较
3.2.1 物质成瘾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3 故意伤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4 饮食相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3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1 物质成瘾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3 故意伤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4 饮食相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2.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比较
4 健康危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分析
4.1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精神质性(P)维度上的比较
4.1.1 物质成瘾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3 故意伤害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4 饮食相关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5 减肥及运动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2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外倾性(E)维度上的比较
4.2.1 物质成瘾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2 非故意伤害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3 故意伤害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4 饮食相关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3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神经质性(N)维度上的比较
4.3.1 物质成瘾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3 故意伤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4 饮食相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4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掩饰性(L)维度上的比较
4.4.1 物质成瘾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3 故意伤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4 饮食相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5 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及人格的回归分析
5.1 变量赋值表
5.2 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3 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4 大学生不良减肥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5 大学生危险性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6 大学生伤害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7 大学生吸烟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8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 健康危险行为人口学因素的分析
1.1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物质成瘾的分析
1.2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故意伤害、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分析
1.3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不健康饮食、运动减肥行为的分析
1.4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精神成瘾、性相关行为的分析
2 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1 物质成瘾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2 故意伤害、非故意伤害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3 不健康饮食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4 减肥及运动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5 精神成瘾及危险性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结论
1 健康危险行为人口学因素分析
2 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参考文献
综述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39018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内容及测量工具
1.2.1 人口学基本特征
1.2.2 测量工具
2 调查方法
2.1 抽样方法
2.2 人员培训
2.3 现场调查与质量控制
3 数据录入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
2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基本情况
2.1 性别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2.2 学校类型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2.3 学校类型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2.4 生源地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3 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分析
3.1 调查对象焦虑、抑郁状况
3.2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的抑郁得分比较
3.2.1 物质成瘾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3 故意伤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4 饮食相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2.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抑郁情绪上的比较
3.3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1 物质成瘾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3 故意伤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4 饮食相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3.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的比较
3.2.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焦虑情绪上比较
4 健康危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分析
4.1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精神质性(P)维度上的比较
4.1.1 物质成瘾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3 故意伤害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4 饮食相关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5 减肥及运动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1.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精神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2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外倾性(E)维度上的比较
4.2.1 物质成瘾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2 非故意伤害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3 故意伤害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4 饮食相关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2.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外倾性维度上的比较
4.3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神经质性(N)维度上的比较
4.3.1 物质成瘾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3 故意伤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4 饮食相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3.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神经质性维度上的比较
4.4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在掩饰性(L)维度上的比较
4.4.1 物质成瘾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2 非故意伤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3 故意伤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4 饮食相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5 减肥及运动相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4.4.6 精神成瘾及性相关行为在掩饰性维度上的比较
5 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及人格的回归分析
5.1 变量赋值表
5.2 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3 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4 大学生不良减肥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5 大学生危险性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6 大学生伤害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7 大学生吸烟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8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 健康危险行为人口学因素的分析
1.1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物质成瘾的分析
1.2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故意伤害、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分析
1.3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不健康饮食、运动减肥行为的分析
1.4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精神成瘾、性相关行为的分析
2 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1 物质成瘾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2 故意伤害、非故意伤害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3 不健康饮食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4 减肥及运动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2.5 精神成瘾及危险性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结论
1 健康危险行为人口学因素分析
2 健康危险行为与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的分析
参考文献
综述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39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4039018.html
上一篇:面向混合学习的大学英语听力APP的设计与开发 ——以ARCS动机模型为指导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