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学校场域中农民工子女的文化认同

发布时间:2017-07-01 17:02

  本文关键词:学校场域中农民工子女的文化认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民工子女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跟随父母从乡村流向城市学校,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在语言、交往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都与城市孩子有显著的差别,而且很难对城市文化产生认同。阻碍他们与城市孩子融合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资本缺乏、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和社会记忆的影响。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认同 区隔 内卷化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外出打工成了一种潮流,流动人口的规模越来越大,以至农民工以前的“单身外出”变成了现在的“举家迁徙”,未成年的孩子跟随父母外出,流向城市,在城市学校生活中,他们在诸多方面不适应,如在语言、交往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运庆;;区隔与认同:农民工子弟的人际交往现状研究——以南京市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为例[J];青年研究;2006年05期

2 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2001年01期

3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行芳;;应该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郭慧峰;;对农民工权益救护的立法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5 凌斌;;现代性危机与政治实践:托克维尔的历史救赎[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7 黄少英;高占红;;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必要性与途径[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周静;刘国红;;涂尔干人性论思想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周尚君;;马克思的法律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分析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10 于柏华;;社会实在的规范性与公私法的界限——与徐国栋教授商榷民法的“公私法混合说”[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于景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机制创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旭;;社会稳定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陈华;;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丽娜;石森文;;被动城市化群体再安置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8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剑;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肖新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田丰;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梅花;网络舆论监督下的公开审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谌凤;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职业认同中的应用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乔丽华;论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及其价值意义[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宗智;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J];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2 彭慕兰,史建云;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回应黄宗智先生[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3 钱正武;;青年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分析[J];青年探索;2006年01期

4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年02期

5 庞丽娟;;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6 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2001年01期

7 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J];社会学研究;1998年03期

8 王宁;关于消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几点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孔德永;;农民工对城市认同感缺失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贺青;;用爱托起农民工子女的未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5年11期

3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解读[J];农家顾问;2006年06期

4 方立新;;让孩子们“双输”的“探索”[J];教育;2006年11期

5 刘少冲;张青松;陈丽;;四川农民工进城务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省情;2007年06期

6 杨宜勇;邢伟;;农民工流动就业趋势探析[J];中国劳动保障;2007年07期

7 鞠维强;;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之破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1期

8 李明;;困难农民工子女可申请助学金[J];农村科学实验;2007年09期

9 于建嵘;;切实保障农民就业十大权利[J];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04期

10 罗阳佳;;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J];上海教育;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柠;;论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郭雁;;关爱农民工子女 构建和谐校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侯晓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预防农民工犯罪对策探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7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翟林;;武汉市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邹农俭;;制度建设:应对农民工问题——昆山市接纳农民工的调查与思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海燕;让24万农民工子女上学无忧[N];北京日报;2004年

2 冯琳;取消借读费农民工子女缘何难露笑容[N];中国工商报;2004年

3 肖玉保 吴铎思;农民工子女暑期安全亟待关注[N];工人日报;2004年

4 刘巍;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思考[N];黑龙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尹晓华 实习生 宋姣;农民工子女上学咋那么难[N];四川日报;2004年

6 刘万永;帮助农民工子女就是帮助我们自己[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彭世松;“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负重前行[N];湘声报;2005年

8 记者 田玲翠;农民工子女就读不收杂费借读费[N];文汇报;2006年

9 记者 张茁;金秋助学[N];吉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黄璜 市行评代表 吴振发;今年清退教育乱收费40万元[N];厦门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杨筱;认同与国际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白晓君;员工心理边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7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8 张咏;认同与发展——一个边疆汉人移民社区的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关凯;满族“消失”了吗?[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彭心倩;欧共体竞争法与欧洲一体化[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凡;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周丽;从反抗到认同:对《女勇士》中母女关系的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佟文玲;飘零与复归[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陈雪;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认同的成因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伊国栋;对土耳其加入欧盟的文化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6 施丽丽;权力,为认同留下空间[D];复旦大学;2009年

7 李玉婷;网络交易中的人际信任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熊海燕;受众认同与主持人形象塑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滋意;霍桑对爱默生超验主义的认同与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晶;韩国社会基督教认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学校场域中农民工子女的文化认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06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4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