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02:08

  本文关键词:基于课程标准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目标


【摘要】:课堂教学目标是联系教育理想和教学实际的中间桥梁,是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运用文献研究、访谈调查、资料分析等方法,探讨“为何”以及“怎样”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理论研究表明,设计合理、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把握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课堂教学目标的功能、设计原则、设计取向、组织框架、陈述方式等。而实际的调查表明,虽然大多数教师都认可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却并没有对之投入相应的研究和思考,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关注只是停留在形式化的层面。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部分教师直接照搬教学辅导书或者内容标准,还有一部分教师机械地套用“三维目标”格式,或者只是片面地关注知识、技能目标。因此造成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层次混乱、不明确、不具体、不全面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其对课堂教学的定向功能变弱。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不够重视;二、教师对数学新课程改革不适应;三、制度建设落后。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论述了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基于数学课程标准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即在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学情,通过解构和重构数学课程标准,从而实现从数学课程标准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转化。具体内容如下:一、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从总体上理解课程标准对义务阶段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二、明晰课程标准到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转化,明确单元目标的过渡作用;三、解构内容标准,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四、解析教材和学生,完善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工作,重构数学课程标准;五、表述课堂教学目标,即使用合理的陈述方式表达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这些设计步骤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相比于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给予了教师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课程标准设计课堂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像专家一样去思考课堂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关键词】: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3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10-11
  • 1.2 研究方法11-12
  • 1.3 研究意义12-13
  • 2. 文献综述13-21
  • 2.1 关于课程标准的实质研究13-14
  • 2.2 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14-15
  • 2.3 关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基础15-19
  • 2.4 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目标19-21
  • 3.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要素分析21-31
  • 3.1 课堂教学目标的功能21-22
  • 3.2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22-23
  • 3.3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取向23-26
  • 3.3.1 基于经验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23-24
  • 3.3.2 基于教材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24-25
  • 3.3.3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25-26
  • 3.4 教学目标的组织框架来源——教育目标的分类26-29
  • 3.5 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29-31
  • 4.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调研31-40
  • 4.1 调查研究的设计31-33
  • 4.1.1 调查目的和问题31
  • 4.1.2 调查方法31-32
  • 4.1.3 调查样本的选择32-33
  • 4.2 调查结果及问题讨论33-40
  • 4.2.1 调查的结果分析33-39
  • 4.2.2 存在问题的根源39-40
  • 5. 基于课程标准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建构40-52
  • 5.1 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40-41
  • 5.1.1 义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设计理念40-41
  • 5.1.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理念41
  • 5.1.3 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教学大纲的区别41
  • 5.2 明晰课程标准到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转化41-43
  • 5.2.1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的特点42
  • 5.2.2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42-43
  • 5.3 解构数学内容标准43-47
  • 5.3.1 确定解构数学内容标准的二维框架43-44
  • 5.3.2 解构数学内容标准的过程和方法44-47
  • 5.4 解析教材和学生47-49
  • 5.4.1 解析教材47-48
  • 5.4.2 学情分析48-49
  • 5.5 表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49
  • 5.6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实例设计49-52
  • 6. 总结与展望52-54
  • 6.1 总结52-53
  • 6.2 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皮连生,蔡维静;超越布卢姆——试论“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中的学习结果测量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陈霞;英国现行国家课程标准的特征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6期

3 张男星;俄罗斯国家课程标准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6期

4 崔允o7;;追问“学生学会了什么”——兼论三维目标[J];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5 刘兼;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和特点分析[J];人民教育;2001年11期

6 崔允o7;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15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15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a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