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理论及其应用要求
本文关键词:生成性教学理论及其应用要求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生成性教学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教学理念。生成性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生成性学习理论以及教育即生长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预设为基本前提,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并要具有创造性和意义性。教师在生成时应注意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文本基础之上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有效的生成。
【作者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理论 要求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生成性教学的概念界定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行,生成性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教学理念,关于生成性教学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这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那么,何谓生成性教学呢?有人认为,生成是一种教学策略。概言之,生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yN;;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蒋巧娟;;对生成性教学的几点思考——以中学物理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张春凤;;论生成性教学中的“生命”与“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4 刘忠伟;樊万奎;;论生成性教学的生活价值追求[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0年11期
5 温守轰;朱红卫;全宏瑞;;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生成性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17期
6 王俊;龚国胜;;实践中的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8年32期
7 陈丽霞;黄卓顺;;多媒体生成性教学的误区及设计原则[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12期
8 孙小利;冀杰;;论预设性教学中的教师教学智慧[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4期
9 朱文辉;;有效教学的生成性解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10期
10 李兴昌;;对生成性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革新;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天平;;“中体西用”的思想与清末的教育宗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许可峰;;传统尊师观念及其现代转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湘萍;;中美择校研究的比较——基于问题、理论及方法的比较[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冯正直;范华泉;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常桂梅;;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A];河南省护理学会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暨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6 冯惠昌;;个性心理的整体性是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的心理学基础[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7 雷开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理论基础[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姚家群;;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异同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辉;;审视张謇“反对读经”的教育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10 俞洋;;素质营养临界学说——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国富 胡志坚 武镇北 舒萍;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高天明 马福迎 蒋建华 管锡基 况晨光;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靳玉乐 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罗槐 王华生 刘培涛;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 吕达;深化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梁怡;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世界的变迁[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傅世侠 罗玲玲;教育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清华大学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组邋执笔人 王雯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N];光明日报;2007年
9 上海中医药大学 徐平;概念图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王爱胜;追寻曾经的足迹 向着未来进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乐毅;学校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肖e,
本文编号:520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20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