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12:01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摘要】: 农村问题是国内的焦点问题,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问题的关键,而教育投入问题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整体偏低且教育支出负担过重,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且结构不合理,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非常滞后。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在农村税费改革后更加尖锐,而“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并没有能使农民真正从教育负担中解脱出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保障乏力的困境。因此,探讨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的、长效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采用了实证、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在从教育学、经济学、公共财政学角度对义务教育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首先对国外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揭示国外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意义。并辅助大量图表与数据,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最新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改革,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实行再设计,并在本文的最后论述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及可行的管理体制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再设计的最终实现。 本文认为,应该借鉴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从机制改革入手,在明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需求的前提下,重构一个财权和事权统一、各级政府之间责任明确的投入机制,确立中央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最终责任人的地位,由中央政府补充地方义务教育经费缺口,从而保障义务教育的普遍推行。此外,应该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并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最终实现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保障 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526.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7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11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11
- 1.3 文献综述11-17
- 2 义务教育的理论分析17-23
- 2.1 教育的经济学分析17-18
- 2.2 公共物品理论18-20
- 2.3 公平理论20-23
- 3 国外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研究23-30
- 3.1 国外义务教育财政的演变及现状23-27
- 3.2 国外义务教育政府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主要特点27-30
- 4.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发展历程及现状30-52
- 4.1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发展历程30-35
- 4.1.1 统收统支背景下的国家投入为主的低水平保障机制(1949--1978)31-32
- 4.1.2 分灶吃饭初期教育管理体系的调整与重建(1979—1984)32-33
- 4.1.3 乡村为主的三级办学体制(1985—1993)33
- 4.1.4 分税制背景下以县为主,乡镇为辅(1993--2000)33-34
- 4.1.5 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以县为主”体制(2000—2005 年)34
- 4.1.6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进一步改革(2005 年底—)34-35
- 4.2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现状及原因分析35-51
- 4.2.1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现状及原因分析---总体分析35-44
- 4.2.2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现状及原因分析----税费改革下“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分析44-51
- 4.3 小结51-52
- 5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设计52-61
- 5.1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设计原则52-55
- 5.2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再设计55-60
- 5.3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设计的可行性分析60-61
- 6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运行61-67
- 6.1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61-62
- 6.2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监督机制62-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尤让;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教育政策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2 谢明军;六安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21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2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