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本文关键词: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摘要】:从生命意义的视角来看,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自杀行为的出现都源于生命意义的缺失,因此,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将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同时也可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意义治疗 生命意义 心理健康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研究(编号:D/2005/01/58)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编号:JS125)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在社会转型所引发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无力应对这些现实的冲突与压力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不安和恐惧等心理问题,进而出现“彷徨”、“消沉”、“冷漠”、“无聊”、“空虚”或“无意义”等精神问题。当代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反映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李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6年03期
3 顾红亮;;人格认同危机与自由人格建构[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章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分析及体育教学中对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孙匡正;刘启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3 段昌华;;浅谈高校图书馆工作与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4 庄郁馨;周博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措施[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吕连福;高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对策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张德臣;;关于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胡珊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杨笑琪;;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张懿;孟庆瑶;;大学生幸福教育刍议[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2期
10 李尚民;;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调查分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2 王炳芳;;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郑慧;;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性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东蕾;;山西师范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樊富珉;;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高等教育的新课题[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聂万勇;裴秋宇;秦瑛;;我国大学生心理及高校心理咨询状况调查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丽娜;赵德军;;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伍翔;;朋辈辅导员培训促进高职大学生提高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杜丽丽;;音乐心理剧对流浪儿童自尊水平干预的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夏昌祥;张红武;鲁克成;李志宏;;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4 王志华;人类的关爱与生命的体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方双虎;整合与分化—威廉·詹姆斯与现代心理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永康;大学生角色认同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潘孝富;生产型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迪;经济危机背景下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与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牡娟;大学生和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校园心理环境优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新星;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20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谭海燕;老年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亚杰;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于泳红;儿童在向社会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D];河北大学;2001年
9 陈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一性地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10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俊,叶浩生;论人文倾向在主流心理学中的发展[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2 郭永玉;关于“人格”的界说及有关概念的辨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3 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任俊,叶浩生;论积极社会科学的价值意义[J];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6 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李虹,梅锦荣;测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GHQ-20的结构及其信度和效度[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8 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9 王墨耘,傅小兰;内隐人格理论的实体论-渐变论维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10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莉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与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怡;;专家提醒:欲婚者三思而行[J];黄金时代;2005年07期
2 古木头;; 谁来关心大学生的性需求[J];黄金时代;2002年03期
3 黄怡;;高校校规面临考验[J];黄金时代;2005年07期
4 李芸;;一名大学生对网络的思考[J];大众心理学;2003年02期
5 董保合;张聪;;生命教育浅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6 佚名;;招聘道具[J];黄金时代;2004年09期
7 陈鹏程;;杭州市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J];中国就业;2009年06期
8 钟丽静;张茂林;;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9 李义良;;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下得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1期
10 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J];青年博览;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春;贾林祥;;意义治疗理论在大学生压力应对中的实践意义[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寇延;;寻找生命意义的旅程——一位自我伤害大学生的箱庭疗法过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雯;张大均;;大学生生命质量观的初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曾维希;张进辅;李媛;;大学生的生涯不确定感类型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孟涛;邓德容;杜博;刘洋;康铁君;;大学生心理特性投射分析的实证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9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2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杨连成;三个大学生与一座海岛[N];光明日报;2005年
4 杨牧龙;瑶家的大学生计划[N];广西日报;2005年
5 侯岩 李振兴;大学生高消费聚焦[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屈芳 通讯员 王宾齐 孙淑娥;大学生,,走出就业“沼泽地”[N];河南日报;2005年
7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极盛;准大学生家长应该做什么[N];健康报;2005年
8 赫崇飞;节俭是美德[N];吉林日报;2005年
9 宋云;大学生为自己打工构筑生活[N];今日信息报;2005年
10 主持人 陈建荣 特邀嘉宾 郑守华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 程祥国 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周志坚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增强大学生化解压力的能力[N];江西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华;隐藏的世界:湘南水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淑娜;论道德教育的生命理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9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倩;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施[D];河海大学;2007年
2 孟献丽;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D];西南大学;2009年
3 乔丹;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4 阳际华;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艳红;当代大学生生死观与生命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67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6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