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关键词:浅析中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摘要】:心理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出现心理滑坡的中高职学生是我们教育的重点,如何认识中高职学生的心理,以及如何去调整学生的心理,则是本文浅析的关键内容。健全的人格和残缺的心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中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构成了当今社会的威胁,它迫使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作者单位】: 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石家庄经济学院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人格 压抑 方法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4近年来,我国教育的重点逐渐倾向于中高职院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这给社会带来许多有利影响,但另一面,中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又构成了社会的心病。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社会风气的转换,各种社会矛盾的交织、困扰,都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大均,冯正直;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2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3 张兴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洪宝;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篮球课实验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蓝亭;贵州民族学院汉、土家、苗、布依、侗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续晓飞;陈俊敏;;浅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2 薛晓静;安云芳;;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3 孙晓露;;拨开心灵的“迷雾”,沐浴灿烂的阳光——浅谈技校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4 岳进;;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快不快乐在自己[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8期
5 陈忠昌;;情感开启闭锁,关爱唤醒自信[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年09期
6 冯雪莲;;谈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1年16期
7 吴文浩;;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1年44期
8 王凯;;关心教师心理健康,努力提高教师素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9 于佳;郭佳卉;;引导学生成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6期
10 张桂叶;;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与心理疏导教育分析[J];湘潮(下半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宏艳;叶茂林;;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卢谢峰;申继亮;;教师效能的评价结构及人格制约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孟亮;房居清;;教学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王树青;陈会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分离-个体化、人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郑连递;;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7 张晓文;吴胜红;;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李瑛;;利用学校教育影响,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惠杨;冯成志;;大学生村官的主观幸福感研究——以连云港地区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树青;陈会昌;张光珍;;大学生分离-个体化、人格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慈利一鸣中学教师 张立海;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索及对策[N];张家界日报;2010年
2 兰州第十八中学 吴跃金;也谈调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N];甘肃日报;2011年
3 记者 王武斌;应当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孝感日报;2010年
4 李 兵;快补上“尊重孩子人格”这一课[N];河南日报;2004年
5 林崇德;要珍惜老师的人格与声誉[N];光明日报;2004年
6 许俏文;三成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N];广州日报;2004年
7 记者 许俏文 通讯员 丘毅清、谭卫文;幼时不分男女 容易人格变态[N];广州日报;2004年
8 广元广播电视大学 党天安;浅谈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N];广元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守敏;让孩子在阳光普照下茁壮成长[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10 会宁县白草塬乡总堡小学 张学梅;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N];甘肃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肖e
本文编号:750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5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