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家庭环境与高考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7:44

  本文关键词:家庭环境与高考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抑郁 焦虑 家庭 环境 教育考核 学生


【摘要】:目的了解高考学生家庭客观和主观(心理)环境对抑郁、焦虑症状形成的影响程度,为改善家庭心理环境、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抑郁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1 663名高考学生进行评估。结果高考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9.65%,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3.05%,且抑郁、焦虑症状学生与家庭心理环境密切相关,亲密性、娱乐性、组织性是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矛盾性是抑郁、焦虑症状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改善家庭心理环境是塑造学生健康心理,降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 浙江省绍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绍兴县教育局 绍兴县教育局 绍兴县教育局
【关键词】抑郁 焦虑 家庭 环境 教育考核 学生
【基金】:2005年绍兴县社会发展(卫生、环保)科技项目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高考作为高中学生一次重大的生活事件,影响着大部分学生的行为。心理学认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既是生活事件的应激后果,也是自杀行为较强的预测因素[1]。由于家庭环境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该课题通过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阳德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2 郑全庆,李燕琴,路平,王懿,李学成;中学生不良健康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徐勇;自杀意念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家庭环境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5期

4 魏俊彪;家庭环境与高中生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4期

5 霍金芝;家庭环境与个性发展[J];中国公共卫生;1995年10期

6 刘宝花,黄悦勤,宋燕华,张津萼;父母养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与神经症关系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立莹,赵介城;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个性、孤独感及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2 吴福喜,邓河晃,黎丽燕;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年04期

3 郑希付;亲子关系与子女行为异常[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6期

4 赵智慧,施慎逊,陆峥;抑郁症病人就诊途径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1998年02期

5 赵世伟,周庆天,辛兵,王庆林;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评价离退休干部家庭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6 王丽敏,王达,刘爱书,陈晓慧;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4期

7 苏玲;陈丽萍;居文;方美英;林馨;邱建东;林兴秀;;福建省大中学生吸烟、饮酒与易成瘾药物使用现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1期

8 王平,王勤;中国大学生常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年01期

9 马梁红,唐峥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与干预的研究现状[J];华夏医学;2004年05期

10 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伍业光;;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在中国的应用[A];江苏民政医学2000论文资料汇编[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静;天津少儿乒乓球运动员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和运动成绩的相关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2 单玲玲;创造力内隐观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辛方兴;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4 梅林;离异单亲家庭初中生人际交往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苏娟;高职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6 田凌飞;荣格人格类型理论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上的探索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潘莉莉;青少年的抑郁水平及自杀意念对其情绪Stroop效应和手书特征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符娅;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苏丹;适应取向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易尚辉;湖南省中学生自杀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德华,王耘,董奇;初中生的抑郁与焦虑:结构与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2 姚本先,,何军;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2期

3 张梅;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1期

4 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许韶君,夏俊瑞,郑迎军;研究中学男生吸烟与其他危害健康问题的相互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1999年03期

5 陈晶琦,孔艳秋,王冬梅;阜新县高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需求评价[J];中国校医;1998年01期

6 阳德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7 霍金芝,袁德林;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J];中国校医;1995年01期

8 郭传琴,翟静,刘素娟;157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有关因素调查(摘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5期

9 张津萼,宋燕华,张艾琳;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试用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2期

10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麻晓慧,修俊亚;我院医学生个性调研[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邓凌,陈本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时间压力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0期

3 谢钰涵;陈有国;苏丹;杨珍;;重庆市大学生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2期

4 张玉娟;杜亚松;孙惠颖;范娟;程文红;唐慧琴;;在沪就读藏族初中学生情绪和自我意识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1期

5 张艺;;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魏曙光;张月娟;席明静;张春湘;张娣;;大学生群体中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在应激与抑郁间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7 李双;田录梅;;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抑郁状态调查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张河川;;青少年烟酒滥用与自尊、焦虑、抑郁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10期

9 戴兴康;俞爱月;钱锋;许建英;徐雪芳;周振亚;;家庭环境与高考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1期

10 吴泽俊;张洪波;许娟;王君;王坚杰;;女大学生焦虑、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贞;方莹莹;江波;吴永毅;钱采韵;韩杰;吴琪;;阿尔采末氏病的记忆功能分析及其对功能独立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2 侯冬芬;;中医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在心理疾病治疗中的一致性及临床应用[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3 罗和春;赵学英;胡庆菊;徐道祥;柴立均;钱瑞琴;;抑郁症的电针合并舒血宁治疗与实验室细胞免疫水平改变的研究[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4 徐江涛;宋永斌;郝舒亮;叶华;刘金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抑郁量表评定结果分析[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5 龙彬;陈美娟;宋立升;高哲石;;痴呆病人攻击行为与抑郁等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刘珊珊;赵昭;;安装假肢对下肢截肢病人心理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宋成忠;李义召;孙远标;朱世文;;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清彦;刘甲杰;;脑卒中后伴发抑郁症108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许晋川;谢方道;丁关庆;;281例焦虑障碍临床研究[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马宁;李凌江;谭立文;;三种不同情况下强迫症状的临床特点和可能的发生机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丽;中风后抑郁症有哪些表现[N];大众卫生报;2001年

2 副主任医师 曾正斌;中风后警惕抑郁[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抑郁症治疗药物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赵洪伟;老人患失眠 莫忘抑郁症[N];健康报;2005年

6 解宁;抑郁焦虑挑战公共健康[N];经济日报;2005年

7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施慎逊 汤月芬 上海国际妇幼保健院 程利南 漆琨 上海市杨浦区妇幼保健院 杨宇宙 朱志滨;孕、产妇不同时期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研究[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5年

8 章会;母女同患心理病[N];温州日报;2006年

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 梁月竹;儿童也会得抑郁症[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薛梅 殷惠军 陈可冀;探索新路径[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吕梅;针刺结合SSRI_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申鹏飞;“醒脑开窍”针刺方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4年

3 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王乔树;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疗效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再见;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肠易激样症状的作用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孙静;湖北省随州市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加顺;电针百会、神庭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李敬波;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李亚员;认知图式、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秀梅;初中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金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国强;攻击人格特质与颞肌外感受抑制相关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楼妍;骨肉瘤患者家属压力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8 张媛;ICU患者重症监护经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任攀;意象对话技术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干预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李菲;高校中年女教师家庭关系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54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54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b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