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专业化趋势与现代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专业化趋势与现代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培训 教师职业 专业化趋势 现代教师 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思想 教师劳动 专业化水平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创造性更加明显,教师的专业性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标准包括专业训练、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思想、交际能力、心理健康等不同的方面。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依赖于教师职业的高度专业化,教师自我行为的规范化,上岗管理的专业化等。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培训 教师职业 专业化趋势 现代教师 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思想 教师劳动 专业化水平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世界新技术革命、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在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不断走向全面和深人,,这使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专业化程度和创造性程度大大提高;人们对教师劳动的认识由单纯的职业观向专业观转变。这无疑对教师的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成生;成人教育目的性反思及其现实基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34期
2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范东生;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自己为资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吴玲,郭孝文;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李子华;教师的教育机智及其培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金祥林,廖祥红;专业化与新时期教师质量标准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刘岩;论专家型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罗维振;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9期
10 阮成武;整合与分化: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如陵;;坚持教育创新,走专业化之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2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4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玉秋;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姚红玉;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虚拟导师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莲;关于西方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亚红;我国农村教育体制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苏毅严;新课程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菲;二战后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文涛;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淑俊;现代国际教育贸易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华;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棉;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发展[D];河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宇;学一点教育科学──把教学、教材研究推向新的理论高度[J];大学物理;1984年03期
2 汤发宇;把教材、教学研究推向新的理论高度[J];高等教育研究;1984年02期
3 施汝谷;美国师范学院改为综合性文理学院的过程和原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4 傅松涛;教师专业化与我国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楼望本;;怎样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生物学教学;1991年01期
6 楼望本;怎样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生物学教学;1992年01期
7 张金珂;世纪之交的挑战——跨世纪教师素质培养简论[J];泰安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8 兰英;美国教师专业化运动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9 裴勇俊;部门定点帮建 村校提高档次──吴忠市实行部门与村校定点挂钩制度[J];宁夏教育;1996年09期
10 王晓东;课程衔接质量与教师专业素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恒忠;;教师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陆黎萍;;学龄前教师的培训研究[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邓如陵;;坚持教育创新,走专业化之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乐翠娣;韩金根;;上海高一化学新教材的特色与教师的适应与发展[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5 许智坚;;龙岩市小学英语教学状况调查报告[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开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经验汇编[C];2004年
7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孙建业;;“以常态课例为载体”开展校本研修,促进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一种基于校本的研修制度的实验介绍[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宁虹;;从跑道到跑的过程——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教师专业化[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锋;提高社会科学素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符德新;师范:前路崎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大学校长说教师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记者 符德新 左益;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完成百分之七十[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记者 刘微 赵建春;研讨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开创继续教育工作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师范大学转型与高师教育走向[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刘微;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刘微;教师专业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赵显坤;教师要做新课程改革的热情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时伟;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春芹;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方安;论教师的信息能力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望秋;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探索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4 连莲;关于西方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灵;杜威教师观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林晓华;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文涛;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梁婧;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康世刚;新数学课程实施中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正锋;教师专业化与高师课程体系改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59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5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