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素养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
本文关键词:媒体素养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
【摘要】:教育技术发展历史上风靡一时的"媒体-工具论",多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了质的变化,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这个观点?本文从媒体素养的角度试图找出教育技术发展的线索,探讨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
【作者单位】: 南京市鼓楼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南京市鼓楼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创新 途径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新技术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教育技术专业的定位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教育技术人的关注和讨论,教育技术专业如何体现自己的学科特色?在反思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探寻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创新途径十分必要。一、对教育技术历史发展的反思(一)媒体-工具论的缘起教育技术的产生和概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2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自力;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李文文;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刘晶;教师与机器优劣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曹贤钟;基于任务驱动的CAI课件制作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5 孙晶华;刘力为;;“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郭松勤;孔国利;;论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及解决对策[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梁嘉;彭习梅;;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的若干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徐红彩;浅议高校信息化学习资源中心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9期
9 孙祯祥;;刍议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定位[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刘佳;李顺祥;;高分子材料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亚平;孙永利;李学东;宫巨宏;;工科院校中财会专业实验室建设思路的探讨与实践[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雍潜;李龙;谢百治;潘克明;陈丽;董玉琦;韩锡斌;;《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3 罗江华;;田野工作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价值及其应用[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赵颖;;武威卫生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2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林凯;探索中国电化教育之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葛岩;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龚小龙;基于校本课程的中职学校课程过程性评价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丹;网络教育中适应性学习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艳;《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CAI课件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单美贤;虚拟实验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钱万正;网络支持下探究性物理实验的设计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维维;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冬雪;“视、听、做”一体化的婴幼儿语言习得环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毛昕;教育影像资源在中小学科学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克东,谢幼如;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南国农;世纪之交,电教者的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3 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上)——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4 刘美凤;;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向民,朱杰君,黎新军;论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杨文义;略论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3 郭丽;创新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4 杨斌;论思想政治工作与政治文明建设[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张琴贞,孙佃永;语文创新教学三途径[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张静媛;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J];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罗琼;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马慧龙;活跃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途径试探[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9 胡友兵;;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魅力中国;2009年34期
10 韩金素;浅谈“创新能力”[J];中等医学教育;200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哲;;论构建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行政问责途径创新[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欣;;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3 丁宏伟;;现代水族馆展示发展的几个新理念[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马建平;;科技报道的创新要以“赢利”为目的[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蒋丹;;我国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郑贵军;;营销学课程教学创新探讨[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蕾;;对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8 梁爱文;;创新高职专业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朱明仕;;我国转型期社会心态与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初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殷红博;李红;李家煦;;我国民办幼儿园师资培训创新研究及博凯幼儿园的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邦柱;工作创新的四条途径[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
2 田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N];深圳商报;2001年
3 周纳新;档案利用评价的作用与途径[N];中国档案报;2000年
4 冯汝义;解决劳动争议有哪些途径[N];检察日报;2001年
5 刘培仁;加强道德教育的几个途径[N];云南日报;2001年
6 记者 李玉成;共建创业基地 探索孵化途径[N];科技日报;2001年
7 郭腾;实现‘产权清晰’的途径[N];社会科学报;2000年
8 瞿明智;“一材多练”巧创新[N];重庆日报;2001年
9 阿元;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制度[N];辽宁日报;2002年
10 岳东峰;创新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力[N];陕西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世兵;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李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谢瑞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姚毓春;创业型经济与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饶钢;我国教育电视台发展模式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廉高波;中国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变迁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5年
8 潘国臣;保险企业创新能力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许宁;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白俊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仁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与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祥;近年来羊城晚报版面风格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周长群;我国家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4 吴方辉;论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久永;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金大龙;我国军代表制度创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甘璐;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法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宋红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萌;新时期典型报道的改进与创新[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4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8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