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西北地区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16:39

  本文关键词:西北地区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素养 西北地区 中学生


【摘要】: 信息社会的发展使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现代社会人的必备素养之一。在校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接班人,同样需要具备而且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在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中,中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可塑性非常强。因此,加强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素养教育,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才刚刚开始。虽然已经有教育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积极地展开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相对来说,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较多,实证性研究较少。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信息素养特点和状况是有区别的,只有科学全面地掌握学生信息素养的特点,了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此外,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我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很深的“数字鸿沟”,为了缩小现存的“数字鸿沟”,教育研究者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就地区而言,尤其要加强西部地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西北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进行了探讨。 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理论研究、政策导向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给予本研究一定的启示,同时再次阐明了对西北地区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现状调查及研究的必要性。接着对信息素养概念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并利用调查研究法对我国西北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深入分析该地区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和培养信息素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影响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外两个因素入手,提出了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强信息技术外部环境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充分开展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以及采取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评价方法等提高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针对性建议,并总结出了一个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图。最后,笔者通过一次教学实践对本文提出的上述建议的有效性及其可操作性进行了检验。通过课后反思以及与该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交流,了解到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素养 西北地区 中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2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9-10
  • 二、研究内容10
  • 三、研究方法10-12
  •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情况12-19
  • 一、国外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情况12-16
  • 二、国内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情况16-19
  • 第三章 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其评价19-27
  • 一、信息素养概念的发展及分析19-23
  • (一) 国外关于信息素养概念的界定及分析19-21
  • (二) 国内关于信息素养概念的解析21-23
  • 二、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23-27
  • (一) 较高的信息意识23-25
  • (二) 较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25
  • (三) 较好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25-26
  • (四) 较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26-27
  • 第四章 西北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27-34
  • 一、调查结果27-30
  • (一) 信息意识层面27-28
  • (二) 信息知识层面28
  • (三) 信息能力层面28-29
  • (四) 信息伦理道德层面29-30
  • 二、现状分析30-34
  • (一) 对西北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比较分析30-32
  • (二) 影响西北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因素分析32-34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34-57
  • 一、提高西北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合理性建议34-55
  • (一) 重视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34-41
  • 1. 应加快教育观念的更新34
  • 2. 教师应掌握学习动机激发的理论并能够熟练运用34-37
  • 3. 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37-41
  • (1)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37-39
  • (2) 重视方法指导,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内动力39-40
  • (3) 重视情绪诱导,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心态40
  • (4) 通过榜样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40-41
  • (5) 培养创新精神,,促进非智力因素发展41
  • (二) 加强信息技术外部环境建设41-45
  • 1. 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建设41-44
  • 2. 家庭和社会是不可忽视的外部环境44-45
  • (三) 提高西北地区教师的信息素养45-49
  • 1. 西北地区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45-46
  • 2. 教师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46-47
  • 3. 加强对西北地区中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47-49
  • (四) 主要通过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49-52
  • 1. 立足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信息素养49-50
  • 2. 利用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50-52
  • (五) 采取科学合理的中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法52-55
  • 二、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55-57
  • 第六章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实践及反思57-62
  • 一、学习环境分析57
  • 二、学习者分析57
  • 三、教学活动—《超级链接》57-60
  • 四、课后总结与反思60
  • 五、该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对本研究的评价及建议60-62
  • 参考文献62-64
  • 附录一64-68
  • 附录二68-73
  • 附录三73-77
  • 致谢77-7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俞燎宏;;宜春地区中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硕知;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常少波;开放式虚拟世界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斌;“农远工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9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99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a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