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师生关系新走向:双向式“师道尊严”

发布时间:2017-09-09 21:04

  本文关键词:师生关系新走向:双向式“师道尊严”


  更多相关文章: 师生关系 “师道尊严” 民主、平等


【摘要】:教师地位、角色应该受到专业尊重与为人、治学严谨是“师道尊严”的合理内核。现代教育需要民主、平等,也需要“师道尊严”。双向式“师道尊严”是现代师生关系新走向,具有尊重、沟通、分权等特性,可称为“第三种结构”或“第三条道路”。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师生关系 “师道尊严” 民主、平等
【分类号】:G456
【正文快照】: 一、师生关系走向中的二元对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丛立新;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J];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庆华;;对藏族牧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李海艳;;《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教学反思[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刘艳琳;;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豆海红;;赞可夫和布鲁纳的教育理念之比较[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葛永涛;;农民工培训:地方高校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王如辰;刘丹;;大学语文课程的综合效益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卢伟;;论师德[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陈保峰;关于“教育”概念的探讨[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赵艳;;辅导员对大学新生积极心态的引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10 许月云,林芹芳;新时期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角色期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滕曦;;《Final Cut Pro入门与应用》实践教学课程浅谈[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殷世东;王守恒;;城市“流动学生”行为失范及其应对策略——基于安徽省阜阳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胡洪羽;彭蜀晋;;从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窥探课程改革取向[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艳丽;余红芬;孙凤琼;;浅谈中专学校师生发生冲突的原因、影响及对策[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门葆红;西勤;王同合;牛德力;龚有亮;;地籍测量与管理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施探讨[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6 滕瀚;孙超;;当前农业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林雪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青少年科普期刊编辑论[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刘毅玮;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6年

6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少非;校内考试监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琨;教育即解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启友;产学结合提升艺术设计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代芳芳;大学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祝爽;我国蹦床运动员人才资源分布及成因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似君;职高电子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9 祝群;本真理念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路同;基于专业发展的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桂华;我看今日之师生关系[J];基础教育;2004年08期

2 秦安安;秦轲;;当代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2期

3 渠欢;;高校师生关系疏离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1年08期

4 朱林;;“严、爱、宽、博、智”教育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李娟;;师生关系之我见[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年09期

6 孙战森;;浅谈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6期

7 李霞;;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8 李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8期

9 李淑杰;;浅谈小学教育中如何构建合谐师生关系[J];吉林教育;2011年25期

10 张黎明;;和谐师生关系 做好两个“善待”[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媛媛;樊晶;;试述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张春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张颖;;用赏识托起学生飞翔的翅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张建平;;走进高三,更需要“对话”[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5 何彩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孙玉民;;“交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孙丽娜;;坚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张秀梅;;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9 王茜;陈会昌;;师生关系对小学一年级同伴关系影响的追踪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权江红;伍新春;;教师效能系统训练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黄桥中学分校 张春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2 李翠娥(作者单位:朔城区占义学校);如何融洽师生关系[N];朔州日报;2005年

3 新乡市十中 马玉芬;建立新型的“人文”师生关系[N];新乡日报;2005年

4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容霞;从两起教师受害案反思师生关系的冷漠[N];东方早报;2008年

5 库尔勒市第十一中学 王秀琴;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6 刘凤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N];吉林日报;2009年

7 李定凯;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N];黔西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晓飞;解析师生关系的是非纷扰[N];哈密报(汉);2009年

9 王定会;如何处理师生关系[N];黔西南日报;2009年

10 叶昌玲;浅谈新时期的师生关系[N];黔西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荣;儿童社会关系概念化的特点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江平;试论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冯炎莲;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及网络工具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煜;论民主式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胡颖君;德育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郝项莉;师生关系的当代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君霞;论创新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桂月;《英语课程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22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22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6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