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系统设计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正成为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分析,结合笔者对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现状分析,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说明在高等师范院校依托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方向的体系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专业建设 系统设计
【分类号】:G40-057;G652.0
【正文快照】: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对整个社会的经济与生活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步伐。对于信息社会的每一个公民而言,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能力变得一样重要。因此,对信息技术基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龙;;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柱;应用信息技术创新高校物理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宋海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基于计算机教学的启示[J];才智;2009年07期
3 王小艳;;Intel未来教育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启示[J];才智;2011年27期
4 罗新曼;;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5 曹湘;;苏南地区高校健美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6 王芳;;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7 李志强;;谈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J];电大理工;2010年01期
8 李龙;;加强史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二)——“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9 张丽;王吉庆;;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技术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10 汪基德;朱书慧;韩舒波;;关于提升教育技术学为一级学科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丽娟;;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内外”兼修[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慧慧;信息技术课与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马芳;初中学生“局域网构建”实验课程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曹新跃;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硕知;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白艳;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质量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世兵;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学科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陆庆花;《地理教学论》网络课程资源的构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银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3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三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上)——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 李龙;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结构——五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梅;;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育学二学位课程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9期
2 陈晓慧;陶双双;孙晶华;;对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9期
3 马维启;;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桑新民;梁林梅;刘永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南京大学专业创建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1期
5 李馨;;全国高校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暨信息技术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长春举行[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2期
6 胡水星;;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电教;2009年05期
7 孙丹丹;;教育技术学本科生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培养[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6期
8 王运武;陈琳;;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8期
9 桑新民;探索并遵循专业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争鸣与合作中开创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希望之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10 南国农;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霞;;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初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2 李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具体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3 顾永良;;困境中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期不完全报告[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新科;李路群;尹东辉;;浅析信息技术与通信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覃钧;;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的信息素养[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张新长;黎夏;;GIS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7 曹岚;;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之我见[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何友国;;信息技术教育是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力武器[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10 王勋;;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结构体系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教育学院 王治文;信息技术教育的防御性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张清能;信息技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3 山东省微山县两城乡鲁南学校 郑勇 郑忠新;信息技术拒绝评优场上的“昙花”[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程娇;今秋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费收费不变[N];海南日报;2007年
5 山东省潍坊盲校 王培峰;信息技术教育呼唤理性回归[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张云;我省确定首批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县区[N];山西日报;2003年
7 通讯员 童序珍;黄州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成效显著[N];黄冈日报;2007年
8 江苏省宿豫职教中心 张雷;中职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的培养[N];学知报;2010年
9 刘浪 连小培 卢越 文良 邓步来;信息技术教育:你准备好了吗[N];重庆日报;2001年
10 本报通讯员;禄丰县信息技术教育迈上新台阶[N];楚雄日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市场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曲明军;知识型企业成长系统的分析设计与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卓文飞;中国农业数字图书馆信息集成服务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4 夏必忠;往复式原动液压泵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叶成林;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祥;IGCC和联产的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7年
8 尹红刚;星载降水雷达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9 程永政;多尺度农作物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10 王睿;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与模拟软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晓芳;信息技术教师本体性知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祥;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课程整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蕊;高校《数字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缴洪勋;我国高校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方向)建设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吕艳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王慧;探索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鲁杨;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潘利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沛;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49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4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