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选拔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11:01
本文关键词: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选拔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社会和经济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力资源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竞争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竞争,可以说,当今世界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高等院校中,研究型大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及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而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性资源,一所大学要想成为国际一流大学,就必须有一支国际一流水平的教师队伍。研究型大学中的最重要的师资力量是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队伍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课题,而随之如何更科学地选拔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也成为研究型大学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胜任力模型,理论结合实践,将层次分析法与综合模糊评价法结合起来,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构建出一套科学的、可行的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选拔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体系的有效性。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部分界定了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及选拔评价的概念,对人才评价理论、胜任素质模型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第三部分通过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对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的胜任特性进行分析,提炼出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的备选胜任素质,再根据备选胜任素质进行问卷设计,确定了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选拔评价指标;第四部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第五部分基于前文研究所得的选拔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评价法构建起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选拔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高校教师 人才选拔 评价体系 胜任素质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7.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2-13
-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13-15
- 1.3.1 主要研究方法13-14
- 1.3.2 研究技术路线14-15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15-25
- 2.1 基本概念界定15-16
- 2.1.1 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15
- 2.1.2 选拔评价15-16
- 2.2 人才评价理论16-18
- 2.2.1 人才测评理论16
- 2.2.2 选拔性测评理论16-17
- 2.2.3 人-职匹配理论17-18
- 2.3 胜任力模型18-23
- 2.3.1 胜任素质18-19
- 2.3.2 胜任素质模型19-22
- 2.3.3 教师胜任素质模型22-23
- 2.4 国内外选拔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23-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选拔评价指标的确定25-40
- 3.1 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选拔评价指标获取的思路及原则25-26
- 3.1.1 指标获取的思路25-26
- 3.1.2 指标设置的原则26
- 3.2 选拔观测点的获取26-33
- 3.3 问卷调查与指标确定33-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选拔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40-47
- 4.1 确定指标权重的原则40-41
- 4.2 层次分析法概述41-43
- 4.3 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选拔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43-45
- 4.4 本章小结45-47
- 第五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选拔评价体系的应用47-53
- 5.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概述47-48
- 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选拔评价48-49
- 5.3 实例演示49-52
- 5.4 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选拔评价体系的验证52
- 5.5 本章小结52-5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3-55
- 6.1 本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53-54
- 6.2 研究展望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A 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选拔评价观测点调查问卷59-61
- 附录B 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岗位分析访谈提纲61-62
- 附录C 专家评价参考信息表62-68
-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林雪;郑莉莉;杜跃平;;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01期
2 李文霞;韩卫平;;人职匹配理论之“人格类型论”述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林莉萍;张祥兰;;高职教师胜任特征要素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12期
4 李英武,李凤英,张雪红;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赵曙明;杨慧芳;;企业管理者的任职素质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6 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7 王亚丰;李尚群;;人职匹配的意义与局限[J];职教通讯;2013年01期
8 滕s,
本文编号:1066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06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