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接受的障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0 08:34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道德接受的障碍研究
【摘要】: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素质一直是衡量他们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道德品质。道德是精神形态和实践形态的统一体,而道德接受活动的存在使二者的相互转化成为可能。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在精神形态和实践形态的道德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道德接受问题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接受活动是一个连续、完整的道德认识过程:道德需要是心理起点,道德选择是价值基础、道德内化是基本方式、道德人格化是最终目标。本文从道德接受的心理过程入手对大学生在这过程中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目的是想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提高大学生道德接受能力的有效途径。道德接受的主体、传导者、道德接受信息、道德接受的环境是影响大学生道德接受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其中主体是道德接受活动的最关键因素,因为道德接受活动从本质上说是道德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道德需要对道德文化信息的选择与接受。但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大学生主人翁意识的缺乏。要改变这一现象,一方面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交往和实践活动中主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主体性的道德人格;另一方面作为主导者的相关德育工作者在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工作时要从学生本位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当然道德接受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社会、学校、家庭的道德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接受活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还需要为大学生的道德接受活动营造良好的道德接受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巧香;;论家庭伦理道德的失范及家庭道德环境的建构[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本文编号:1165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16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