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我国高校“非升即走”制度的合法性反思

发布时间:2017-11-25 02:01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非升即走”制度的合法性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非升即走” 合法性 非终身教职 高校教师聘任


【摘要】:高校教师聘任"非升即走"制度是美国劳资博弈的结果。非终身教职聘任的法理依据是所在国高校法律地位理论及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理论。"非升即走"制度移植到我国面临合法性障碍。应根据能否由市场调配资源,将公立高校定位为公法社团和公营造物类法人,将教师与高校的法律关系区分为劳动关系和勤务关系,立法规范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平衡校方与教师方权利与义务,完善立法和健全纠纷解决机制。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基金】:中央在京高校重大成果转化项目(ZDZH20141005301)
【分类号】:G649.2
【正文快照】: 21世纪,各高校在教师聘任中陆续引入“非升即走”制度,即与新入职教师约定一定聘期内须晋升到高级职称,达到要求者可获得长期聘用,未达到要求者不再续聘,希望借此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即便在劳动关系领域,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制度设计都慎之又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顾建民;;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寇宗来;周敏;;多任务激励与能力筛选:大学如何提供终身教职合同?[J];世界经济;2010年06期

3 张维迎;关于《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十四点说明[J];学术界;2003年05期

4 王金友;蒲诗璐;王慧敏;李妮;;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刍议——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和我国高校的实践[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杨海怡;;高校“非升即走”人事制度改革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龙鑫;熊勇先;;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制度研究[J];前沿;2006年08期

2 尹田;;民法调整对象之争:从《民法通则》到《物权法》——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事立法主要障碍之形成、再形成及其克服[J];法学论坛;2008年05期

3 谢玉华;何包钢;;工业民主和员工参与: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工业民主和员工参与研究述评[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3期

4 姬亚平;李建科;;行政公务员权利与救济的行政法哲学[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胡星斗;;经济罢工权立法的探讨[J];学术界;2010年06期

6 冉富强;;地方政府直接举债的宪政条件[J];学术界;2011年02期

7 刘阳;;论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劳动权保护的模式与政策选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吴煜昊;张峻峰;潘毅;;浅议研究型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现状与创新[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年04期

9 吴煜昊;陆林;李晓蓉;;高校人员聘用制度改革视角中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年02期

10 夏义X;边金鸾;;世界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经验与借鉴[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国外高校管理机构设置对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启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唐忠辉;;论环境损害赔偿纠纷中的强制监测义务[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欣;;论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的表象问题与本源问题——基于公法的观察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周晓艳;高春亮;;体制转型、财政约束与事业单位垄断形成机制——以广电部门为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任伟宁;;基于周边绩效理论的大学教师队伍管理策略探究[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6 周晓艳;高春亮;;体制转型、财政约束与事业单位垄断形成机制——以广电部门为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江国华;韩玉亭;;论中国大学教师聘任合同之“畸形”及其矫正[A];教师权利及其法律保障[C];2014年

8 袁文峰;;终身教职制度的引借及我国的实际[A];教师权利及其法律保障[C];2014年

9 田艳萍;;中国博物馆法治化刍议[A];春草集——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勇;;小议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A];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树敏;居伟;;推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促进高校创新发展[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6期

2 施雨丹;;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背景、内容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郑彬;;“非升即走”用工制度的利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27期

4 何生根,周慧;论学术自由权的保障与救济[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2期

5 陈韶峰;;论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制度的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21期

6 余雅风;;论教师聘任合同的公法规范与控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2期

7 肖雪慧;大学之魂[J];书屋;2001年11期

8 周黎安,柯荣住;从大学理念与治理看北大改革[J];学术界;2003年05期

9 王鹏炜;司晓宏;;劳动者: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合理定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沈刘峡;对高校内部管理中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几点认识[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建民;;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王正青;徐辉;;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的兴起、内涵及其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王正青;徐辉;;美国大学终身教职教师的业绩争论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02期

4 姚利民;;美国大学人看终身教职后评估[J];高教探索;2006年04期

5 陈钊;;创新的价值、非对称信息与终身教职制度——兼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6 李敏;;终身教职制和终身教职后评估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贾雪;;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现行政策与发展趋势——以四所美国大学为案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8 李娜;叶彬;;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争议与走向[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Z1期

9 郑晓芹;高新发;;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后评估的实施效果探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年03期

10 陈锋;;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之反思[J];教育与现代化;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褚国飞;商业化严重致美高校终身教职稀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教育部人事司副巡视员 赵丹龄 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教授 郑承军;美国终身教职制度与中国式借鉴[N];中国教育报;2014年

3 [美]乔治梅森大学教授 张宽;美国终身教职成“金饭碗”[N];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洪银兴;可资借鉴的终身教职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记者 刘栋 李雪林;双轨齐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N];文汇报;2011年

6 郭锋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教授;高校怎样帮新任教师更快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教授 郭锋马;怎样让新任教师更快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哲;美国学界就业看重“出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佘惠敏;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超导”力量[N];经济日报;2014年

10 堂吉伟德;知名学者退休制应成为常态[N];深圳商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琛;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春多;20世纪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李新红;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谭娟;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陈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的论争[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颖;美国弗吉尼亚州公立院校终身教职职后考评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7 石涛;美国终身教职及其对我国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晓娟;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对我国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启示[D];鲁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24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224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b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