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与近代中国大学教材建设

发布时间:2018-01-05 11:27

  本文关键词: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与近代中国大学教材建设 出处:《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近代中国 大学教材 商务印书馆 大学丛书


【摘要】:近代中国按现代大学学科体系大规模编印出版大学教材始于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大学丛书"的编印出版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大学教材的建设,推动了近代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而且商务印书馆通过编印出版"大学丛书"首创大学教材联合编审的方式及机制,对近代中国大学教材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考察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的编印出版及其意义影响,将有助于学界进一步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大学教材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当今我国大学教材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Abstract]:The modern China according to modern university discipline system of large-scale published college textbooks began in the commercial press "series books of the University." University Series "edited and publish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China textbook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academic career, and business press published by the" series books of the University's first joint university textbook editor the way and mechanism, has an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University Textbooks in modern tim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mercial Press published "University Series" and its significance, will help scholars to further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textbook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ur country university textbook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49.29;K25
【正文快照】: 1897年创建的商务印书馆通过编印教材、翻译西书、刊刻古籍、创办杂志等出版事业,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而编印教材始终成为商务印书馆诸多事业的“重中之重”。通过编印出版中小学教材,商务印书馆率先确立了自身在民国出版界中的领军地位。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黎锦熙;对于王力著《中国音韵学》审校及修订意见之意见[J];汉字文化;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奇学,龚来国;汪康年与梁启超关系变化与《时务报》兴衰[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张允熠,张瑞涛;论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几个特征[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3 李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与近代的戴学复兴[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4 陈勇勤;晚清知识分子褒贬荀子的背后[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5 王惠荣;近代墨学复兴与晚清儒学[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6 王应宪;;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复兴与沉寂[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7 王惠荣;;从晚清汉学区域之发展看汉宋调和[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8 何建国;;《孙文学说》初版探微[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9 王惠荣;;晚清汉学家与近代社会变迁[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10 李曼曼;谭书龙;;试析徽州文化精神在胡适文化心理中的积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思信;;“教育和宗教分离”思想输入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黄侯兴;;略谈《读随园诗话札记》[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4 陈鸿森;;陈溿事迹辨正[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5 胡孝德;高小平;;同曲异工——16—18世纪西学东渐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6 吴光;;黄宗羲的学术成就及其思想的现代价值[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效雷;;清儒《易》学平议[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8 贺昌盛;;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从“词章”到“美术”再到“文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毛宣国;;梁启超的《诗经》研究[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刘巍;;《教学通义》与康有为的早期经学路向及其转向——兼及康氏与廖平的学术纠葛[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2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高晓东;民国时期科学管理思潮研究(1927-1937)[D];南京大学;2011年

6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浩磊;查慎行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易萍;厉鹗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丹;《沧浪诗话》的语言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天e,

本文编号:1382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382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0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