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教育的基础环节:知耻教育
本文关键词:加强道德教育的基础环节:知耻教育 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由于"唯利是图"价值观的影响、媒体低俗文化的泛滥以及高校对大学生知耻教育缺失等诸多因素造成当前少数大学生耻感意识模糊、耻的内涵不明甚至耻荣错位颠倒。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生"明荣知耻";以社会不良现象为反面教材引导学生"辨耻明耻";从微观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践行"行己有耻"的理念;建立和完善道德奖惩制度并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确立适度耻感。
[Abstract]:Due to the influence of "profit oriented" values, the proliferation of media vulgar culture and the lack of sham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few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vague sense of sham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nd educate students to know shame by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socialist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 Take the bad social phenomenon as the negative teaching material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distinguish the shame and the shame"; Starting with the micro details, we should guide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idea of "being ashamed of themselve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moral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ppropriate sense of shame in combination with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当前,大学生道德观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着知耻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知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当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一、知耻教育的内涵所谓知耻就是指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社会公认的正确的荣辱标准,心知肚明何为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龙迎伟;;当代大学生知耻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德育;2007年01期
2 张伏力;;大学生“耻感”现状及其培养[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琳;;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姬海云;略论社会公德与耻感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张彩凤,翟德平;当代中国人耻感淡化的原因及疗治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9年02期
3 毛志成;提高“耻感”品位[J];正气;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丹;;寻找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切入点[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4期
2 李万成;;大学生思想品德非连续性教育意义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6期
3 朱才菊;;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缺失与自律精神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9年05期
4 王文鹏;;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倦怠心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28期
5 谷亨连;彭伟;;浅谈武术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J];华章;2011年15期
6 陈金来;;浅谈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年06期
7 王新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李义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游敏惠;余惠琼;;论网络传播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董顺强;;儒学中“慎独”修身对中国高校学生的塑造——计算机学院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周光凡;;大学生戏剧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耿建扩邋傅春秘;秦皇岛“大学生低保”何以闲置[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勇;留住大学生“村官”好处多[N];海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浩;地方大学生军事择业心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玲;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若干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8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宗桂;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87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38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