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水平与团队创新能力关联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23:22

  本文关键词: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水平与团队创新能力关联度分析 出处:《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重点实验室 团队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水平 灰色关联度分析


【摘要】:将实验室团队创新及团队创新能力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团队创新能力的分析中,在对其综合水平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关联分析,结合调研数据,系统地分析了高校重点实验室团队创新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与团队创新能力的关联性水平,并针对关联度较高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高校团队创新能力的意见与建议。
[Abstract]:The analysis of laboratory team innovation and team innovation related theories is applied to Key Laboratory of university innovation team, associa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combined with the survey dat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level of association related key laboratory of University team innovation factors and team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degree of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iversity team.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
【分类号】:G642.4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与目的高校凭借自身的特点及资源优势,一直是我国科研创新的引领者。通过学校科研人才的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填补了许多国内外技术与科技的空白,与此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科研团队。这些团队使我国的科技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然而,在我国高校的创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献飞;;基于可拓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2期

2 陈春花,杨映珊;基于团队运作模式的科研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4期

3 赵海信;;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8期

4 童桦,唐慧君,唐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05期

5 佘秋平;蔡翔;陈果;;高校科研团队距离因素对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9期

6 辛琳琳;;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临沂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7 高迎斌;;问题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2年04期

8 武欣,吴志明;国外团队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01期

9 侯亚彬;宫德龙;丁颖;;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年01期

10 陈念年;何波;;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激励机制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怡娟;;远程开放教育中以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教师虚拟团队构建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周文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性评价指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康美娟;冯英娟;李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陈倩龄;;科技创新引领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的实践与探索——以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3期

5 杨慧清;;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学术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陆根书;刘蕾;顾丽娜;;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0期

7 玄黎娜;何茂炳;;基于教师科研能力的视角——广东省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李运庆;;新晋本科院校科研团队建设内涵及意义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陆根书;张晓磊;席酉民;梁磊;杨兆芳;;构建高校科研评价系统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陆根书;吴军华;张晓磊;;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赵中洲;时云;郭莹;;论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2 惠峗;刘阳;;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模型及策略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白春微;;贵州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吴军华;张晓磊;陆根书;;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省际比较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孟庆建;苏燕;;普通医学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探讨[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山丽杰;陈洁;陈坚;;食品学科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A];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第五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喜乐;曾海燕;管美鸣;;基于网络支持的新型科研团队的柔性特征[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汉熙;面向科学出版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及其生成与发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志杰;魅力型领导对团队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闫俊周;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及其对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黄青;变革型领导影响团队绩效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明宇;组织知识共享视野下的普通高校体育科研团队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7 全利平;基于知识网络的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9 彭久生;转型背景下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张海燕;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长性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巍;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卢尚坤;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高参参;团队内部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胡晶;增强湖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汪振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郑剑珠;共享心智模型、团队凝聚力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梅凤;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衍喜;学科团队竞争力分析与评价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日鹏;陕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韩俊;科技创新人才宏观和微观生态环境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彭颖红;;试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肖志鹏;王晓林;邵海翁;;地方高校学术团队绩效评价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金南顺;吕园园;;基于标杆管理的高校科研团队评价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杜鹃,夏宏武,邹俊;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5 吴晓波,李冬琴,李靖华;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6 李志林;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特色[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7 倪健;;论大科学时代的科研团队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2期

8 张鑫;陶化冶;隋金雪;;基于可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高教论坛;2010年05期

9 于水;胡祥培;;高校科研团队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J];管理观察;2008年18期

10 李巨光;;基于科研团队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初探[J];管理观察;2009年1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涛;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闫阿伟;大学科研团队建设的规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启运;;引入招投标法管理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风味化学实验室喜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称号[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吴振华;杜若瑜;;抓住机遇,搞好实验室 建设迎接“211工程”予审[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1995年04期

4 晓寒;西安交大成立“陕西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J];科技.人才.市场;1999年05期

5 贺赛龙;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6 严肃;我校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已通过立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陈启愉;陈育青;李政访;张凌;;重点实验室交叉学科建设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7期

8 ;教育部关于部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年10期

9 白宪臣;徐涛;;建设与管理并重,全面提升省级重点实验室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06期

10 陈启愉;张凌;吴若斌;桑成好;付晔;;重点实验室精细化管理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资源化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A];第一届全国精细化工催化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简介[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A];第七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交流·合作·共同发展[A];首都师范大学五十周年校庆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论文集[C];2004年

5 ;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系[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赵平;;改革中的北航后勤[A];校长论坛——北京高校校长论后勤社会化改革论文集[C];2003年

7 罗红;沈祥春;;当前高校科研能力建设浅识[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重庆师范大学发展概况[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9 和少英;;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简介[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欣瑶;西北民大一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通过验收[N];甘肃日报;2009年

2 记者 谭华健;5年引入1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N];中山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潘怡蒙 记者 张冬素;浙大重点实验室向企业敞开大门[N];浙江日报;2009年

4 谢清志;我市有了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N];邯郸日报;2010年

5 记者 蒋国华;重点实验室每年可获资助二十万[N];黑龙江日报;2009年

6 记者郑巧 通讯员张随刚;首个文理交叉经济学科重点实验室落户厦门大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 尹江勇 王晖 实习生 林国永;郑大一实验室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N];河南日报;2008年

8 郭姜宁;兰州交大重点实验室通过论证[N];科技日报;2004年

9 记者 李秀萍;石河子大学科研事业高歌猛进[N];兵团日报(汉);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陈磊 韩义雷;大型科研设备共享,咋就这么难[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大为;陕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2 聂飞飞;高校重点实验室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雪松;内蒙古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4 陈宝;大学高绩效科研团队带头人胜任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丰晓芳;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与学科水平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6 程启原;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技术创新扩散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7 贺俊宽;内蒙古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梦洁;内蒙古自治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9 王瑞鹏;新疆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10 陈永忠;浙江工业大学科研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16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416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