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能量正向转化的教育机制探索

发布时间:2018-01-19 13:28

  本文关键词: 网络文化 心理能量 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2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积聚的心理能量合理使用与转化已成为高校心理工作者的重大课题。需要基于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能量干预研究,探索高校学生心理能量转化与升华的教育机制。
[Abstract]:The network cul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 life and university culture , and the rational use and transformation of psychological energy accumulated b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culture has become a major task of psychological work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
【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基于网络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12-R-21715)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人的心理活动实际上是人脑通过各种神经冲动来接收、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过程,而这种神经冲动其实就是“心理能量”的运动。心理能量的产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适当心理状态下自发产生的,表现为最原始的情绪状态;另一种是本能力量被激发而产生的,这种生理性能量受精神系统的控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蓉;张小远;赵久波;;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迷失的爱——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2 任其平;;梦的本质的心理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方芳;;《达洛卫夫人》中的萨利·赛顿形象与“双性同体”理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4 胡义成;作为矛盾结构体的中国地域文化——破译中国地域文化的一种尝试性方法简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阎庆生;;论孙犁“边缘生存”的人生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张喜贵;;“人心”与“文心”的分裂——论王褒诗品与人品中的两面性[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7 王渭清;人格面具膨胀的启示——《白鹿原》人物形象的符号象征意蕴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赵德利;体验:贾平凹散文的独特情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朱静怡;;复仇女神的生命火焰——《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神话原型阐释[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马勤勤;;女性的重写与重读——试论三维视野中的《镜花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心宏;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年

3 叶湘虹;荣格道德整合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5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奇志;论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学中的“英雌”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林沙;中国广告原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罗文标;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蕾;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高凌燕;思与艺的“道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璞玉;荣格理论角度解读《野草在歌唱》[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丽文;社会性别视野下《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吕宁;旅游体验中的地方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路琼;徐小斌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吉方;原真性视角下的周新古镇保护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8 李正佳;坎宁安对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9 韦光;东西的文学世界:人性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乔;新时期小说“地母”原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价值取向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07年03期

2 贾林祥;石春;;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9期

3 周守珍;;弗兰克尔意义疗法述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贾林祥;石春;;307名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萌;;善用网络技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考试周刊;2009年32期

2 陈曦;孙伟;;浅论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危晓燕;;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年08期

4 高日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策略[J];阴山学刊;2010年05期

5 贺志燕;于富业;;基于网络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德育工作[J];时代教育;2007年24期

6 谢丽萍;;网络文化与高校学生精神诉求[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01期

7 王成军;;初探网络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高文婷;;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与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2期

9 盖玉莲;;论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彭晨慧;;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莉;;军营网络文化的研究与实践[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2 张永;;网络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效应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3 于积亮;;网络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4 魏金玲;谢绍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网络文化产业[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5 绽少芳;;在新形势下的青海网络文化建设与思考[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6 徐伟群;;如何规范和促进江苏网络文化服务业发展?[A];2010江苏通信业发展蓝皮书[C];2010年

7 李扬;;培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文化[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南京大学课题组;袁勤俭;;江苏省网络文化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鑫;;论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和谐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10 赵青;许林亚;;高校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与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甘雯;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N];吉林日报;2002年

2 宋元林;发挥网络文化在发展民主政治中的作用[N];人民日报;2009年

3 陶文;“绿坝”作用值得肯定 不良网络文化还应治本[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吴克明;网络文化视角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N];组织人事报;2009年

5 杭州市网络文化协会;文明办网 文明用网[N];杭州日报;2010年

6 首席记者 钟蕾;“红色网络文化工程”启动[N];鞍山日报;2010年

7 陶敦普;网络文化产业将获政策扶持[N];东莞日报;2009年

8 夏向勇;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前瞻[N];北京科技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姜小伟;一网连天下 妙笔颂航天[N];中国航天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林瑞华;网络连通世界 创新引领未来[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井;我国网民对网络文化价值体系的态度适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郑Z

本文编号:1444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444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f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