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学生考试及奖励任用制度—从詹天佑担任归国留学生考试官角度的观察
本文关键词: 清末 詹天佑 归国留学生考试 奖励任用制度 出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废除科举,对归国留学生进行考试,验其学业,并予科名与官职,是清政府奖励留学的重要政策。归国留学毕业生考试章程的制定,是光绪皇帝推行新政、录用人才的一项举措。清末留学教育的目的是为洋务运动储备人才。后来,留学生中不少人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当时中国各业的领军人物。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policy for the Qing government to abolish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o examine the returned students, to test their studies, and to give them branch names and official posts, which is an important policy of the Qing government to reward the study abroad. The formulation of the examination rules for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w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olicy by Emperor Guang Xu.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abroa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as to reserve talents for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Later, many of the overseas student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politics, economy, education, science, culture, and so on. To become the leader of the Chinese industry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中国铁道博物馆;
【分类号】:G648.9;K252
【正文快照】: 古代的科举考试不是考学而是考官,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举人和进士都不是官,是考取做官的资格。晚清留学国外的“海归派”,无论学什么专业,都必须通过“学部”的分科考试,获得“工科进士”、“法学进士”、“医学举人”、“农学举人”等资格,才能在国家部门任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邱巍;清末教育变革中的奖励出身制度[J];教育评论;1999年02期
2 李燕朝;刘志强;;清末归国留学生 考试制度的形成[J];侨园;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左玉河;;论清季学堂奖励出身制[J];近代史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樊国福;留日学生与直隶省教育近代化(1896-1928)[D];河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杜园园;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演进史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灿;晚清时期西方科技在华传播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3 方玉芬;清末奖励出身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斌;晚清时期中国科技传播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经盛鸿,孙燕;詹天佑与辛亥革命[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2 姚小平;;谁修复了詹天佑铜像[J];新天地;2009年12期
3 陈晓东;詹天佑与西陵铁路[J];历史教学;1996年11期
4 吕世微;;詹天佑和京张铁路[J];历史教学;1984年01期
5 钱钢;胡劲草;;清末留美幼童的故事(连载三)[J];乡音;2004年09期
6 熊贤君;;清末赴美日留学生教育绩效归因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杨文生;;论詹天佑成功修建京张铁路的主客观因素[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孙自俭;;詹天佑与晚清商办铁路[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杨文生;李新月;;詹天佑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述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谢天明;;自动车钩不是詹天佑发明的[J];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本义;詹天佑与香港[N];大众科技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常怀深 昆宝军;詹天佑绘出爱国轨迹[N];大众科技报;2001年
3 杨念群;边界的重设:从“采生折割”到清末“反教话语”看中国医疗空间的转变[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旅美华裔学者、中国留美幼童纪念学会会长 高宗鲁;容闳与中国幼童留美[N];珠海特区报;2007年
5 ;留学幼童归来之后……[N];解放日报;2000年
6 钱钢 胡劲草;120名清朝幼童赴美留学的前前后后[N];南方周末;2004年
7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屈菡;回望民族复兴路上的先行者[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黄河鸣;福建船政建筑群 见证中国近代史[N];福建日报;2000年
9 殷俊玲;清末新政与民变浅谈[N];光明日报;2002年
10 记者 郑照魁 蔡日锦;走出晚清面向世界[N];南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卫东;清末鄂尔多斯基层社会控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刁振娇;论地方议会制度在清末的实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卫华;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D];厦门大学;2009年
4 吕一群;晚清汉口贸易的发展及其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艳波;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苏全有;清末邮传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顺长;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蔡浩明;清末湖南咨议局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刘宏;义和团迷信及其社会反应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庄和灏;法国人视域下的清末变局与列强应变[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敬;清末言官的变法观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静;留日人员与清末法制改革[D];河北大学;2005年
3 崔道峰;清末江苏地方自治述论[D];扬州大学;2005年
4 韦斌;清末商部(农工商部)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5 尹学梅;制度、运作与效应:清末国家邮政事业述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郑跃涛;清末顺直谘议局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朱吉杰;清末直隶水利、水政述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曹晶晶;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及其控制[D];吉林大学;2005年
9 顾旭娥;赵尔丰与清末川边新政[D];郑州大学;2005年
10 方玉芬;清末奖励出身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60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46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