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微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

发布时间:2018-01-27 01:55

  本文关键词: 微博 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模式 出处:《高校教育管理》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后媒体时代,借助网络媒介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途径之一。以"微博"为载体和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以思想政治理论"微"课堂、校园"微"文化建设、服务型"微"平台建设、班级"微"管理为具体实施路径,实现教育主客体的全方位互动,改变传统抽象化、教条化的单向度教育范式,促进教育双方的深度互动和有效沟通,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主动融入现实生活世界的道德实践和体验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可信度,真正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贴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转向。
[Abstract]:In the post - media era , the network media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ways to do well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作者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基金】: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学生工作专项课题(2011nx154j)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新媒体环境下,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兴起和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载体、方式提出更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新兴网络载体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向虚拟空间延伸,实现从一对一单向教育模式向一对多、多对多互动教育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丹琳;;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崔伟萍;;微博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黑河学刊;2011年05期

3 吴学满;;微博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李恒川;;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郭红明;王永灿;;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颖;;文学形态与媒介变革——对网络文学的检视与评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李庆林;;论传播研究中媒介分析的对象和方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方国武;;试析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唐妮亚;;浅谈文学的对话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7 史敏;;灵魂的文本 异度的空间——《我弥留之际》和《宠儿》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8 文丽;;一场视觉狂欢的夜宴——浅析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的广告话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王成峰;;复调小说中的新生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10 林美宇;;兼为讯息与媒介的网络锐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宁;;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古典美术刍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王子舟;;论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曹书乐;;新闻集团进入中国媒介市场行为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李明伟;;“传播技术决定论”辨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肖云帆;;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民主与媒介素养——基于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媒介观与方法论的思考[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7 徐瑾;;互联网时代上海高校媒介素养调查报告[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8 洪艳;;审美与媒介——影象媒介下的诗意生存[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牛光夏;;电视媒体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民间影像[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翔;;电视体验化传播——从节目形态到社会文化表征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桑丽;网络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吉瑞;鲁迅与《河南》[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余国静;从卢广作品看纪实影像特性[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吴演丽;论尼尔·波兹曼的电视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6 韩韬;网络电视的传播优势与发展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海燕;非言语交际手段与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燕宁;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9 邹锐;论语文教师积极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乔丽华;论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及其价值意义[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晶晶;网络传媒——公共领域再次转型的契机[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2 黄丹琳;;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田飞;王海龙;;微博的社会文化传统分析[J];今传媒;2010年09期

4 毛向辉;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2期

5 郭红明;王永灿;;基于思想政治工作视域的高校网络舆情探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金永淼;;“微博”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郑丽霞;;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J];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廖颖;;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J];学理论;2011年16期

9 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的几个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10 陆俊;严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2 张兵;;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黄丹琳;;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吴勇;;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5 缠菁;门薇薇;;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与管理[J];中国轻工教育;2011年03期

6 刘璐;张萌;;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3期

7 龙静云;薛惠;;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31期

8 吴学满;;微博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张文安;黄光云;霍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互动机制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顾其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际互动理论应用研究[J];中国报业;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永福;;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2 郭焱;;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邱子辉;;构建三级配套体系,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左婷;;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徐宁;;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新思路[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幼峰;陈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把握的几个问题[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刘超;;大学生健全人格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8 何伟纲;王国强;;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主体作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9 丁娟;;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林燕青;;论和谐校园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文勇;毕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省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专家组肯定[N];毕节日报;2008年

2 东北师范大学 李忠军;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机结合[N];光明日报;2009年

3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 彭世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N];山西党校报;2010年

4 西南大学 张勇华;重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9年

5 记者 辛士红;全军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N];解放军报;2008年

6 记者 黄中朝、通讯员 肖波、张海蛟;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N];湖北日报;2004年

7 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 曲振涛;“文化校园”建设与教育文化理念转变[N];黑龙江日报;2009年

8 浙江传媒学院 刘福州;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N];光明日报;2009年

9 唐宋;为何又爱又怵?[N];人民日报;2005年

10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平;注重人文关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N];黑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罗昊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张国;新时期中国城市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5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廖运生;大、中学生正义感培育的困境与出路[D];南昌大学;2010年

7 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艳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丹;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10 丁国浩;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和军;微博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D];西北大学;2011年

2 孙研;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郭杨子;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1年

4 董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理论趋势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斐;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方法与功能[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6 聂露艳;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艺术院系舞蹈教学中的功能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7 郭沛霖;从传播学角度探索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8 胡红敏;和谐社会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锦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10 华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67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467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5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