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治理: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1-31 03:09

  本文关键词: 大学治理 大学精神 治理结构 大学本质 出处:《教育研究》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学的基本难题是其产出和要素投入度量费用高。为了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社会职能,大学必须承担进行知识度量和人才评价这样一个更为基础的社会职能。大学本质上是一套知识度量和人才评价的同行评价机制。大学治理的核心是把同行专家召集到一起,用口述传统对学术进行度量。这也是教授治学的核心。教授治学要求团队成员水平高,且呈正态分布,为此需要终身教授制度和非升即走制度做支撑。不同大学的治理结构不可能具有标准模式,办出特色乃是其发展之路。
[Abstract]:The basic problem of the university is that the cost of measuring its output and input is high.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social functions such as talent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service, cultural guidance and so on. Universities must undertake a more basic social function of knowledge measurement and talent evaluation. Universities are essentially a set of peer evaluation mechanisms for knowledge measurement and talent evaluation. The core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is the call of peer experts. Together. It is also the core of academic research that the oral tradition is used to measure the academic research.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professors requires a high level of team members and a normal distribu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upport the lifelong professor system and the system of non-promotion, and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universities cannot possibly have a standard model, and it is the way of its development to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辽宁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超边际交易费用范式的垄断与反垄断理论再构建及经验验证”(项目编号:7137322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知识传播)、科学研究(知识生产)、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等职能,需要具有学术自由和教授治学等大学精神。描绘理想意义上的大学精神及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能并不困难,但是探索一种大学治理结构,使大学精神及其承担的社会职能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实在是个难题。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蒋洪池;;21世纪美国大学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3 孟韬;;高校治理的本质、机制与国际经验——高校治理及国际比较高层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如;;试论法官与法学家的关系——以美国为语境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龚兵;;近代大学课程世俗化及其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唐莉;大学生选课制的推广与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向阳;;德国大学模式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陈纪芹;;德国大学教师聘任制的发展历程及特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冯铮铮;;商业思维与大学逻辑——由《大学的逻辑》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7 钱玲燕;;从洪堡的大学理念看当代德国大学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8 周婷;;人文精神视野下中国大学理念的嬗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9 徐银燕;;高校治理结构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侯克明;;中外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与方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瑞泉;张莉恒;叶儒菲;蔚鹏;谭勇;;高校推进科教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科研体制选择[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礼鑫;;激励与约束制度重建中的“改革徘徊”——以北大人事制度改革为个案的研究[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王礼鑫;周捷;;北大人事制度改革始末与争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李子江;;西方学术自由思想与制度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靳贵珍;;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刘莹莹;;19世纪柏林大学科研职能的实现途径及环境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张帆;;纳粹对德国大学衰退的影响——以哥廷根大学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吴睿;;有效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之对策[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杨芳梅;;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刍议[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许长青;;大学知识产业化与立法促进[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周志群;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杨睿;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和发展[D];西北大学;2011年

8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行;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志忠;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迪;促进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府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颖蕤;西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蒋颖;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法治思考[D];江苏大学;2010年

9 范晓滢;江西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邢桂芳;我国“985”高校教授队伍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潘懋元;肖海涛;;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演变的历程——从20世纪到21世纪初[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自勉;;论现代大学精神之重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李志平;;中外大学治理结构的比较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张欣;;经营视角下的大学治理结构改善[J];煤炭高等教育;2008年05期

4 王向华;王金燕;;我国大学治理研究的问题与趋势[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5 梁权森;;基于法治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10期

6 李奇;;美国大学治理的边界[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7 熊庆年;代林利;;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变异[J];高教探索;2006年01期

8 裴战存,谢子远;建立我国现代大学的治理结构[J];中国冶金教育;2005年02期

9 刘东霞;刘金玉;;对话教学——寻找大学精神、回归大学本质的途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邬凤英;;“何家庆现象”显示大学精神的窒息[J];学习月刊;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冉;;大学“章程”辨析:基于大学治理的分析[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罗泽意;;大学治理的逻辑与性格[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梓坤;;论大学精神[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4 周光礼;朱家德;;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国际比较与策略选择[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5 张超;刘玉生;;培育大学精神 建设和谐校园[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6 莫于川;黄鑫;;大学章程的非典型分析——兼谈大学章程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定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7 李福华;;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白玮;;鲁艺与鲁艺精神评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白玮;;“鲁艺”与中国大学精神塑造[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郭卉;;论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和平(作者为四川大学校长);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川大精神[N];光明日报;2004年

2 顾玉平;谈谈大学精神[N];南通日报;2007年

3 肖擎;大学精神之上的精神[N];长江日报;2005年

4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涂文涛;努力培育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04年

5 记者傅继红;四校长纵论大学精神[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6 胡虹娅;大学精神的放逐与高校高层的两难[N];人民政协报;2005年

7 青岛大学校长 徐建培;培育新世纪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02年

8 储朝晖 教育学博士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中西异趣归善真[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吴传喜;大学精神: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黑龙江大学校长 张政文;简谈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常艳芳;大学精神的人文视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昕;高等教育变革视角下的大学治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宋承祥;教育结构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郭卉;权利诉求与大学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余承海;美国州立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功江;校训:大学个性化之彰显[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静;基于组织效率的大学权力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淑丽;我国大学治理的泛行政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2 宋晓云;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师与大学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蓉;加拿大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建平;独立学院治理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何艳梅;我国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治理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李艳;大学精神与现代大学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田起香;论现代大学形象及其塑造[D];吉林大学;2009年

8 黄洁莉;论和谐校园构建中大学精神的培育[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祖霞;大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瑞;试论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78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478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c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