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应用逻辑的制度化: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发布时间:2018-02-04 01:08

  本文关键词: 国家工业化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学科逻辑 应用逻辑 制度逻辑 网络治理 出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阶段性关联。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也先后经历了1952年院系调整、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21世纪现代大学体系建设三次重大历史性变革。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计划经济体制、集权管理模式与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国家工业化驱动下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表现出强劲的"政经关联逻辑"。"国家的视角"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往往在短期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意外后果",甚至滋生了高等教育的系统性风险。亟待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公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等举措,重构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建构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相对平衡与包容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促进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的松散耦合。
[Abstract]:As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re is a periodic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adjus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 and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also experienced the adjustment of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in 1952.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1990s and the three major historic cha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in 21th century. The deep structure that affects the policy changes of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China includes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Centralized management mode and society-oriented cultural model. The adjus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 driven by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shows a strong path dependence characteristics. It shows strong "political-economic correlation logic". "State perspective" urges the adjus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However, it inevitably produces a series of "unexpected consequences", and even breeds the systemic risk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urgently needs to be reformed through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so on. Reconstructing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the policy changes of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constructing a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relative balance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discipline logic and the applied logic, and promoting the loose coupling between the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7137327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国高校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的实证研究”(11YJC880061)
【分类号】:G649.2
【正文快照】: 一、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的三次重大调整“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经历两大时期:前30年间的重大教育改革多由政治统领,后30年间的重大教育改革则常以经济主导,其间更有政治经济双重取向的改革,可统称为作为政治-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1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受制于传统政治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帕特丽夏·J·加姆波特,李春萍;大学与知识:重构智力城[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2 龚放;;试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3 项贤明;大众化与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理论观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陈敏;李瑾;;30年来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背景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5 程天君;;教育改革的转型与教育政策的调整——基于新中国教育60年来的基本经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4期

6 周光礼;;国家工业化与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7 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8 冯向东;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9 徐东;;毛泽东与建国初期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04期

10 姚荣;;大学治理的“项目制”:成效、限度及其反思[J];江苏高教;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婷婷,孙奕;国外私立学校法律地位的考察与借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金玲;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与英才培养问题[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邱咏梅;高等教育主体形态的变化——关于后精英教育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陈晓琴;;高等教育课程适切性问题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常素巧;齐丽红;邹爱荣;;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性障碍及政策建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6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李涛;关于建国初期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综合述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周良书;;从北师大马克思主义教学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J];北京党史;2011年03期

9 张旺;世纪之交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10 陈超,郄海霞;西方大学拓展交往功能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李文利;刘强;;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六十年概览: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易全勇;辛竹叶;;课程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49-1956)课程运营为个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马文静;;文革教育经验口述[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徐卫红;;毛泽东论教育的双重身份及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郭卉;;论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陈绵杰;;政治进程下的小学数学教育(1949—1977)——教学大纲的向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方晓东;;新中国教育五十年的巨大成就[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李玉非;;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回顾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李玉非;;建国初期教育向工农开门的重大举措[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力;;数量与质量——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和回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彭泽平;当前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失衡的几点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3 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4 劳凯声;教育市场的可能性及其限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牛利华;张阿赛;;略论教育改革中的教师阻力——一种转向事实背后的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周光礼;;中国大学办学自主权(1952—2012):政策变迁的制度解释[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别敦荣;郝进仕;;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8 王孙禺;刘继青;;从历史走向未来:新中国工程教育60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9 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林鹏;陈严;;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10 熊庆年;对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再认识[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道玉;[N];南方周末;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红玉;政府激励与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如;适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应社会发展之需——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2 张奎明;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及其对质量的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3 康全礼;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年01期

4 康全礼;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2期

5 曹家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节[J];教育与经济;2004年03期

6 乔香芬;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优化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05年01期

7 邹卓鹏;;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湖南高等教育结构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9期

8 张宝明;;云南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改革要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陈媛;尹坚毅;;湖南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06期

10 曾丽华;李会欣;;美、日两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比较及启示[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邢元敏;;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晖;优化河南高等教育结构[N];河南日报;2009年

2 温红彦;调整优化首都高等教育结构[N];人民日报;2004年

3 王海燕;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李和平邋方明;优化结构 促进安徽高教科学发展[N];安徽日报;2008年

5 练玉春;专家强调特色大学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重要环节[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蒋兴华;为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N];贵州政协报;2011年

7 清华大学教授 谢维和;办学层次等于办学水平吗[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胡瑞文;我国人才供求态势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N];学习时报;2007年

9 记者 蒋兴华;省政协科教委到贵州大学调研[N];贵州政协报;2011年

10 记者 刘华山;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V岈山会议中心隆重开幕[N];驻马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六生;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艳;制度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练晓荣;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协同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宋旭峰;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雅婧;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尹坚毅;湖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与调整方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杨蕾;广东高等教育结构的失衡与优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晁菊侠;陕西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钟错;江苏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与质量保障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6 方熹;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田微;辽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马娟;我国省级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9 马永刚;宁夏高等教育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志国;西藏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分析与优化措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88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488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5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