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新解

发布时间:2018-02-12 20:01

  本文关键词: 微时代 社会化学习 定义 出处:《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微时代是对互联网的再次革命,它产生了人类交流信息、知识、思想和情感的新型空间。在教育学领域,社会化学习概念不能再沿用传统理解,新形势下需要重新梳理与澄清。近年来社会化学习界定比较混乱,主要存在定义本身与社会化学习方法混淆、与学习结果等同、缺乏对群体的整体性关注、过分强调社交工具等四个误区。该文从当代学习理解出发,认识到社会化学习根植于社会,产生于交往之中,具有个体与社会双层属性。新解将有助于该领域研究的深入,构建良好的社会生态,形成学习化社会的积极形态。
[Abstract]:The micro-era is another revolution in the Internet, which has created a new space for human beings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knowledge, thought and emotion. In the field of pedagogy, the concept of socialized learning can no longer be understood in the traditional way. In recent years, the definition of socialized learning has been confused with the method of socialized learning, 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e result of learning, and lacks the whole concern of the group.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learning understanding, recognizes that socialized learning is rooted in society, born in communication and has the dual attributes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y. The new understanding will be helpful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field. Construct good social ecology, form the positive form of learning society.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青年课题“‘微博’对大学生交往行为影响及其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CA110108)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根顺;吴长城;;网络学习社区的自组织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2 John Seely Brown;Richard P.Adler;王龙;;点燃思维之火:开放教育,长尾理论和学习2.0[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伏爱华;;“庄周梦蝶”的美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萧仕平;;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庄子人际关系思想试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赵卫国;;海德格尔视野中现代性的时间根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邓晓臻;;海德格尔的“此在”范畴——基于马克思文本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黄瑜;;黑格尔与海德格尔死亡观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刘在泉;;对存在者之存在的响应——论海德格尔诺曼底演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朱刚;;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精神与时间”之关系的解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钱雯;中西小说时空观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时进;刘晓华;王约;刘小玲;;基于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首次正式调查——2010上海卢市湾区公众科学素质调查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苏建;陈凡;;论技术与法律关系形态的历史嬗变[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孙斌;张艳芬;;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从詹明信文化理论出发的一个考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5 陈立新;;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存在论寓意[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6 周丽昀;;博客生存与人的主体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张红岭;;《共产党宣言》与现代欧洲虚无主义[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韩德民;;个性意识、想象力与同情心——有关美育属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卫国;;人道主义的悲剧与悲剧性的人道主义——理解海德格尔纳粹事件的悲剧境域[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蒋志红;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2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伍振;突发性灾难事件下的科学传播机制探讨[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月莉;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于溟;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娟;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妹;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宽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鹏;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视野中的真理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新明;网络学习社区的概念演变及构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赵剑;;基于网络的“控制—自组织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1期

3 黄伟;;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被组织和自组织[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1期

4 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5 武艳君;;试论高校虚拟社区的自组织演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6 王洪录,赵丽萍;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学习者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申汉军;;自组织网络学习社区的缺点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12期

8 孙佳音;高献忠;;虚拟社区的自组织特征及其规则生成问题[J];学术交流;2008年07期

9 孙旭;程学竹;;网络学习社区的自组织形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永柏;;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界定[J];教育科学;2007年06期

2 赵巍;;高校双语教学:定义、师资、教材与模式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3 苏晨佳;;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分析[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4 孔明;对学术权力的再审视[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1期

5 蒋锁奋;张慧婵;;坚持人性化管理 促进学院和谐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贾敬灿;左勇;;职业化: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路径[J];科学大众;2009年05期

7 洪龙;;教学与学教[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年02期

8 王晓阳;刘宝存;李婧;;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评价与研究——美国大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约翰·冯(John Vaugh)访谈录[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9 张海钟;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及其评价[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王慧;;关于不充分就业定义的争议[J];技术与市场;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涛;陈国民;杨继平;;对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思考[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史长丽;呼唤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伟;广义设计学的研究范式危机与转向[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丽;综合性大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宁波大学;2009年

2 曾铮;基于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分析评估方法[D];西南大学;2010年

3 邓莎莎;R大学学生关系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黄雨田;中国硕士生对智慧分类认知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冬;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教务信息系统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朱红霞;本体技术决策树算法的研究及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媛;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林;心理契约理论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花春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邹友明;高校教学信息资源应用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06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506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6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