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虚拟生存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3 00:29

  本文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虚拟生存 机遇 挑战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学生的虚拟生存现象,在虚拟生存的世界里,大学生面临人生体验的丰富与空洞、人际交往的广泛与狭窄、道德伦理的发展与失落、身心健康的成长与问题、个性发展的自由与异化,这种双重境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校要正视大学生虚拟生存带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virtual exist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world of virtual existence, college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the enrichment and emptiness of life experience, the extensive and narrow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loss of moral ethics. The growth and problem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freedom and alienation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r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ace up to the problems brought about by the virtual exist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d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ll.
【作者单位】: 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G645.5;TP39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青;;虚拟生存何以面对——兼谈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方式思考的当代价值[J];东岳论丛;2010年03期

2 贾英健;;论虚拟生存[J];哲学动态;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敏尔;;大学生虚拟生存的影响及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刘友山;;虚拟条件下主体性六大悖论[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朱宁吉;徐茜茜;;积极应对网络对社会治安的挑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李名亮;;儿童“虚拟世界”与儿童社会化发展[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年06期

5 王安琪;;网络社会如何放大人的单向度——以马尔库塞技术批判理论为视角的考察[J];国际新闻界;2011年06期

6 黄河;朱德琼;;虚拟社会中的主体异化及应对措施[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李毅飞;;网络侵权的界定——虚拟生存基础上的思考[J];经济师;2007年08期

8 刘凯;秦耀辰;;虚拟地理环境的本体论与价值论问题[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6期

9 贾英健;;虚拟生存何以可能[J];理论学刊;2012年01期

10 陈榕炜;;马克思人学视野下虚拟生存哲学国内研究评述[J];学理论;2013年2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琼;虚构的语言哲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晓龙;价值论视野中的体育哲学[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4 徐琳琳;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振闻;当代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变迁及其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文婷;高校教师数字化生存能力现状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河;虚拟活动:一种新型的人类活动[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3 余汝艺;虚拟旅游及其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白雪;论虚拟人群[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桐;从技术化生存向创造性生存的转向[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6 杨晶静;虚拟实验的认识论问题探究[D];东华大学;2010年

7 高磊;论网络交往的虚实二重性[D];山西大学;2010年

8 李智宝;虚拟交往与人的个性发展[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9 袁丽;初中生数字化生存能力现状调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10 邓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志坚,章铸;虚拟现实:必须面对实践的追问──兼与陈志良先生商榷[J];江汉论坛;2001年01期

2 唐少杰;网络问题的哲学断想[J];学海;2000年06期

3 高维钫;电脑网络对当今哲学的挑战及应答[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霞;;网络信息异化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年20期

2 刘婷婷;王保庆;;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J];北方经贸;2010年11期

3 薛娟;;网络信息对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文竹;鲁宽民;;打造支点 建立站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有效性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余宏明;霍跃进;倪学友;;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年03期

6 李丹;范启标;;对高校“网络政工”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8期

7 昝忠;张汉卿;;浅谈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宁艳红;;刍议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J];才智;2008年03期

9 朱志勇;;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趋势[J];人民论坛;2010年14期

10 罗瑞;李蓉珍;;浅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方劲;;我国高校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探析[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方劲;;我国高校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探析[A];2008年湘粤澳闽图书馆学(协)会学术研讨会福建省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水德;;构建高校网络德育体系的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4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7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伟;大学生求职轻装上阵[N];天津日报;2007年

2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3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5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宋波;召开大学生见面座谈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10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D];复旦大学;2005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孟凡生;基于网络环境的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董玉整;网络与真理[D];武汉大学;2004年

7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8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光泉;网络技术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2 李层;我国高校红色网站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苏世静;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4 邹从清;网络背景下高校德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树启;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沈士彬;网络文化视野中大学生价值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佳;大学生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8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06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506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7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