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地球物理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 应用地球物理 人才培养体系 理念 基础 支撑 机制 出处:《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探讨了应用地球物理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依托特色专业、教学团队、课程和教材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社会广泛参与等途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outstanding talents in geophysics, through renewing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strengthening the study of public basic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basic knowledge, relying on the specialty of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team,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s and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construct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other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分类号】:P3-4;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3 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继光;余有灵;苏永清;张志明;;坚持控制理论特色 注重工程能力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2 盛朝强;谢昭莉;柴毅;;培养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3 余嘉;李楠;柴毅;孙跃;胡青;;对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4 吴文辉;;论卓越工程师的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5 吴文辉;;论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培养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6 徐小兵;冯进;周思柱;;机械专业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初探——以长江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7 陈国铁;;“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0期
8 黄绍平;林友杰;唐勇奇;谢卫才;;电气工程师的知识能力要求[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4期
9 张亮峰;傅彩明;彭浩舸;谢琪;高为国;;基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娟;杨武军;;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专业师资团队建设[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秦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师资制度建设的探讨[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Zang Chuanwei;Guo Weijia;Fan Kegong;Qin Zhongcheng;;Establishment and Practice of Higher Educating System of Outstanding Mining Engineer[A];2013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Liu Yang;Zhigang Hu;Shenbin Ren;Lin Jiang;Meiguang Zheng;;GQIM-based Model for Optimizing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of PETOE[A];2013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袁本芳;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邱秧琼;基于知识体的资历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徐斌;创新型工程人才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建强;菲利普·赫梅林斯基工程伦理思想述评[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洋;工科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胡玉巧;工程创新人才的类型及其课程设置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毛诗焙;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三双”培养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毕忠宜;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李博;工科教师的工程素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谷韶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认知[D];中南大学;2012年
8 王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荷君;高校卓越工程师的伦理教育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10 周淦峰;博耶学术思想视域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陆亭;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2 姜嘉乐;张海英;;中国工程教育问题探源——朱高峰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4 张有声;关于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何晋秋 ,方惠坚 ,柏杰 ,薛澜 ,苏竣;对我国高等院校设置合理布局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19期
6 汪应洛,王宏波;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文采;应用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分析[J];地学前缘;1998年02期
2 任鹏;《应用地球物理百科辞典》网络版发行[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2期
3 刘怀山;邢磊;;应用地球物理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及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8年03期
4 ;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 2009年 第6卷 第1-4期总目录[J];Applied Geophysics;2009年04期
5 殷长春,董焕成,程振森;努力抓好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教学实习[J];中国地质教育;1994年04期
6 谷一山;;云南地震应急救援管理与发展[J];西北地震学报;2005年04期
7 胡祥云;杨迪坤;刘少华;胡正旺;;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的发展趋势[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2期
8 杨文采;油气勘查与储层地球物理研究新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1996年01期
9 王东明;步兵;谭先锋;荣建玲;;关于地震救援演练理念与模式的一点思考[J];自然灾害学报;2010年01期
10 ;应用地球物理领域中的开拓性贡献[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宗汾(John Tsung-Fen Kuo);;我们仍须掌握基础知识[A];“庆贺郭宗汾教授八十寿辰”暨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洪鹗;;深切缅怀大地球物理科学泰斗赵九章[A];纪念赵九章百年诞辰专辑[C];2007年
3 王振东;;’94SEG年会的若干启示[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陈洪鹗;;我国第一代地球物理学家的开创性贡献[A];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C];2007年
5 刘元生;王怀洪;刘勇;李才明;;应用地球物理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叶笃正;周家斌;纪立人;;为我国地球物理科学发展立了大功的人——纪念赵九章先生和卫一清同志[A];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C];2007年
7 吴蓉元;袁照令;;桐柏盆地高精度重磁勘探技术及其地质效果[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8 王一新;王家林;陶忠;;海洋电法在近海工程勘探中的应用研究[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秦建强;;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在黄陵矿区香坊详查中的应用[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李才明;贺振华;雷宛;江玉乐;;发挥优势 拓展内涵 办出有特色的地球物理学专业[A];科学发展观与地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曹菲;杨文采与他的应用地球物理反演理论[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王跃;超声地震物理模拟技术:实验室中的“沙盘演兵”[N];中国石化报;2006年
3 夏群良 记者 唐先武;我军建立气象水文信息一体化保障体系[N];科技日报;2007年
4 特约记者 曹菲;让大型地质仪器在地调中“尽心尽力”[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5 黄晓芳;“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启动[N];经济日报;2008年
6 赵蔚;安全合理开发地球表层空间[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杜鹃;广州市民周末“补习”地震知识[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魏文彪;日本地震预警:制度比技术更关键[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桂花;三维VSP模拟仿真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司华陆;大地电磁三维正反演算法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陈红钊;地下磁流体探测方法中的电阻率成像反演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53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55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