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本文选题: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切入点:高等教育 出处:《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潘懋元"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中的"适应"应从"受制约"和"起作用"两个层面来系统理解。该理论被简单归纳为"适应论"是不合适的,这不足以揭示该理论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该理论在"社会—教育—人"的研究框架下阐述了"教育应如何发展",而非"就教育论教育",体现出系统性和辩证性。运用该理论指导高等教育实践应把握两个关键:一是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二是高等教育应协调"内外部关系"来发展。
[Abstract]:"Pan Maoyuan law" educational external and internal relationship in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 from the "restricted" and "two level" system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is simply summarized as "Adaptation Theory" is not appropriate, it is not enough to reveal the rich connotations of the theory. The theory in the research framework social education "describes" how education development ", rather than" education ", reflect the systematic and dialectical. Applying the theory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grasp two key points: one is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adap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wo i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分类号】: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潘懋元;;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在第二次全国大学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J];教育评论;1989年01期
2 刘少雪;略论大学的学术自由[J];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07期
3 王长乐;;构建大学内在逻辑与规律的现代大学制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国凤;;实用型理念:一种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发展观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姜玲玲;;复杂性思维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金玲;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与英才培养问题[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林金辉;大家风范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启示——学习教育部对潘懋元先生评价的体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邱咏梅;高等教育主体形态的变化——关于后精英教育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陈晓琴;;高等教育课程适切性问题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卢彩晨;;大学科技园区理论与现实基础及发展趋势[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任中普;高等师范学院重点学科特色和比较优势研究——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杨俊中;;论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常素巧;齐丽红;邹爱荣;;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性障碍及政策建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陈伟;;从牧师到教师:英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变革——以十九世纪的牛津大学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李东;季振洲;史先俊;刘松波;;“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及其在“计算机组成技术”课中的应用[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4 李碧虹;;政府在高等教育融资中职责转变的原因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立新;王雅林;林涛;;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理释义及其调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刘晓光;董维春;;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初探[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胥辉;姚孟春;;从大学的组织特征看学术权力张扬的现实价值[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姚孟春;胥辉;;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破解“三个难题”[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李德昌;;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机制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势科学视阈中的文化软实力研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10 张本祥;;关于不可计算问题——从汶川大地震的预报问题谈起[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温雪梅;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晖;国外高等教育营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红梅;菏泽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业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彭淑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修丽娟;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旭虹;论大学决策权力运行[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罗欢;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政府与市场双重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佳;论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8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刘行;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国兴;;日本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结构和功能分化的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2 金自宁;;大学自主权的法律性质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佑祥;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经济学思想[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深入浅出 由博返约——潘懋元教授谈高等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3 陈兴德;;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想引领者[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卢晓中;刘志文;;论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意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5 潘懋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座谈录[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6 刘志文;;创新与求实并重 析理与论道相融——论潘懋元先生的学术思想[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19期
7 达光;潘懋元教授与我国高等教育学[J];东南学术;1988年06期
8 杨广云;高等教育学学说的基本理论——潘懋元学术思想研究之四[J];现代大学教育;1999年06期
9 阿蒙;;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来校讲学[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王志丰;谭敏;;潘懋元民办高等教育思想解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志;;人才资源配置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启示[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范海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孙诚;吕华;;从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史秋衡;陈萦;;美国高等教育供给模式与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高福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A];校长论坛——北京高校校长论后勤社会化改革论文集[C];2003年
6 王娜;杨文豫;;高校扩大招生对社会经济的作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单中惠;;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张辉;崔晓林;;从拉动内需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9 李存俊;;大力支持独立学院的改革与发展[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10 肖昊;;高等教育发展及其衡量[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林慧;高等教育与建设和谐西藏[N];西藏日报;2007年
2 记者 严凌;圈内高校对口支持与合作[N];黄石日报;2009年
3 张宁锐;高校教育基金会面临发展良机[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代群;大学圈地热有违高等教育发展规律[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蒋家平;大学圈地热有违高等教育发展规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缪志聪;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N];江苏教育报;2011年
7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 本报记者 温红彦;教育部采取措施加快高等教育发展[N];人民日报;2000年
8 记者 吴鹏;我市高等教育发展迅猛[N];黄冈日报;2006年
9 陈晖;高等教育发展的“台州速度”[N];台州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谭晶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N];云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磊;微型社会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申培轩;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慕静;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5 阎志坚;中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体制与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杨欢;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郑中华;基于制度视角的高等教育政策评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志刚;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保星;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10 储祖旺;中国高校筹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华;高等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周鹏;大学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3 孙军;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黎娜;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与财政政策安排[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煦;山东省高等教育公平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周登高;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度的测算与提升策略[D];湘潭大学;2008年
7 李海云;论古希腊的高等教育[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刘晓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高等教育发展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建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10 熊焰;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经济动因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72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57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