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内涵、特征与管理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8-03-10 15:34

  本文选题:跨学科研究 切入点:组织 出处:《复旦教育论坛》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跨学科研究组织已经成为大学学术组织二元结构基本体系之一。论文探讨了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概念与内涵,梳理了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驱动力、知识形态、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等五个方面基本特征,分析了当前跨学科研究组织的三种基本管理模式,并从学科文化、组织权力与评价制度层面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的实践路径。
[Abstract]: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rganiz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basic systems of dual structure of academic organization in univers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rganization, combs the driving force, knowledge form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basic management model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in five aspects. At the level of organizational power and evaluation system, it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path of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浙江树人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冲突与治理机制研究”(10YJA880194)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重点课题“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浙江高校跨学科研究”(10CGYD13ZQ)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钱颜文,孙林岩;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2 张炜;邹晓东;;美国大学的跨学科战略实践及其经验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3 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武威利;关巍;;近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要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黄建军;;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范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赵亮;;论社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异同[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胡丁慧;;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在德育中的借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田闯;王紫琳;;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娄瑞雪;;试析科学合理性问题—以一种历史演变的角度[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杨韬;;对科学发展的重新认识——构建中国科学大范式的探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思坤;影响力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黄卫平;论库恩语言学转向的根源[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瑜;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黄献清;交往实践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郑媛媛;科技创新社会生成维度问题的思考[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爱云;论绿色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梁远庆,杨成刚,刘华乐;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双头鹰式管理探究[J];商业研究;2001年06期

2 尹继东;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趋势[J];当代财经;1998年11期

3 汪应洛,李垣,刘益;企业柔性战略——跨世纪战略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前沿[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4 聂子龙;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及演变[J];兰州学刊;2002年01期

5 李勇刚,胡振荣;“柔性管理”的特征、作用及实践[J];求实;2001年02期

6 薛志成;知识管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1998年04期

7 谢水明;人本管理:泰罗科学管理的本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彭涛,章晋文;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9 李垣,王元恺;以流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义道,羌笛,卢晓东;关于开展和加强跨学科研究和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1995年03期

2 申浩;重视跨学科研究,拓展研究新领域——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成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张异宾;;关于文科人才培养与跨学科研究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08期

4 冯用军;秦国柱;;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跨学科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6期

5 赵文平;吴敏;王安民;;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3期

6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与外延[J];辽宁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7 王伟廉;试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跨学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2期

8 项蓓丽;跨学科研究: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赵一鸣;重点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2期

10 胡艺;;女子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探讨[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崔全会;张富良;姚申建;;高校校园文化刍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任露泉;;高校科技创新的认识与实践[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刘美玲;;电子信息类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测评[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文平;吴敏;王安民;;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肖永梅;;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的内涵解读及整体构建[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夏红卫;;国际交流:大学国际化的引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国际交流策略细读[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7 方伟岗;;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在建设一流大学中的作用[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秦惠民;;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的权力制衡与协调——对我国大学权力现象的解析[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9 别敦荣;徐警武;;我们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兼论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发展战略[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梦薇;跨学科研究:体制外的“舞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邹寿彬;探索促进跨学科研究的体制与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佘可楚 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以制度创新推进跨学科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吴月辉;斯坦福启动跨学科研究项目[N];科技日报;2001年

5 吴月辉;斯坦福大学启动跨学科研究项目[N];中国化工报;2000年

6 记者 王庆环;北大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N];光明日报;2006年

7 杜娟 整理、采访 各高校科研处、社科部负责人提供相关资料;2007十所高校文科学科发展规划要点[N];社会科学报;2007年

8 记者 刘蔚如;我校成立教育研究院[N];新清华;2009年

9 科研;不断提高科研、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质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质量胜于规模[N];国际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文少保;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柳洲;高校跨学科科研组织成长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6 王彦斌;权力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3年

9 管晓霞;我国高校多学科交叉项目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光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引领社会的内涵与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冯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3 李茜妹;大学课程综合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4 文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陆连军;建设高教强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李社云;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珍珍;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占美勤;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林晓丹;我国高校风险管理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丽刚;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93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593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