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基于浙江省1514名农村大学毕业生的调查
本文选题:农村大学生 切入点:就业质量 出处:《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2011届浙江省6所地方高校1514名农村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从工作收入、就业稳定性、就业满意度、专业对口程度4个方面分析了先赋性因素(性别、形象和父母收入)、后致性因素(学习成绩、担任职务、实习/竞赛),以及综合因素(寻职方式)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既非完全命中注定(解释力为23%),也非仅靠后天努力(解释力为39%),拼的是学生先天与后天综合因素与实力。
[Abstract]: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514 rural university graduates from 6 local univers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201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emptive factors (gender) from four aspects: work income, employment stability, employment satisfaction, and degree of professional matching. The effects of image and parental income, post-sex factors (academic achievement, job tenure, internships / competitions, and combined factors (job hunting)) on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is neither preordained (the explanation is 23%), nor is it only dependent on the efforts of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 explanation is 39%),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tudents' innate and acquired factors and strength.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娱乐休闲行业外来女性非正规就业研究——基于浙江省10城市的调查”(编号:13YJA840031)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2 陈恢忠;;市场过渡期中国大城市居民职业地位获致中的先赋因素与自致因素[J];管理世界;2005年01期
3 李煜;;家庭背景在初职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及变迁[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4 张顺;郭小弦;;求职过程的微观分析:结构特征模型[J];社会;2012年03期
5 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J];社会学研究;1993年05期
6 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晓宇;;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赵红;;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王冰;;家庭背景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吕国光;高贵忠;;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分配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6 蒋平;;空间重构与社会再造——老工业基地社会建设的现实与指向[J];长白学刊;2009年02期
7 阎锐;;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几点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董云川;张建新;;少数民族聚居省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探讨——云南高校实证调研报告[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1期
9 张建新;董云川;;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实证调研[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3期
10 李子彦;张君生;;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与其就业的相关性研究——基于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晓华;;社会阶层分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曾宇青;;社区制困境与“公民—社区制”构建——以深圳为研究文本[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李彦博;;中国单位组织中的成员依赖心理[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炜;;新机制下硕士研究生的付费意愿与资助需求——基于武汉地区的实证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马莉萍;丁小浩;;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找寻中对人力资本与社会关系作用感知的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平;;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刘平;;变动的单位制与体制内的分化——以限制介入性大型国有企业为例[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郎晓波;;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公共领域的再建构:一个经济社会学视角[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卫东;;阶层背景、性别与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慧军;;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探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中国儿童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杨晓梅;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风英;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储庆;国家、教育与地位获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周爱萍;非营利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董明;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刘惠;利益分化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凤娇;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鑫;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杨帆;“最后的”邻居[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吕妍;强与弱—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差序性影响[D];东华大学;2011年
5 张迪;家庭背景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辉;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功能目标和系统环境的演变[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洪昌;制度变迁中的组织认同及社会认同[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瀛;市场化过程中企业员工认同特征的变动与继承[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利利;殡葬工社会适应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颜霞;基于Cox和Logistic模型的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影响的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权衡,徐t$;收入分配差距的增长效应分析:转型期中国经验[J];管理世界;2002年05期
2 于显洋;单位意识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1年05期
3 谭深;城市“单位保障”的形成及特点[J];社会学研究;1991年05期
4 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J];社会学研究;1993年05期
5 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年01期
6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年04期
7 彭庆恩;关系资本和地位获得——以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包工头的个案为例[J];社会学研究;1996年04期
8 李春玲;文化水平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对目前教育的经济收益率的考查[J];社会学研究;2003年03期
9 李强;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J];社会学研究;1997年04期
10 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风田;;“大学生农民工”现象需政策扶持[J];教育;2011年11期
2 刘杰;杨丽颖;唐光远;张真真;;走近“村村大学生”[J];教育与职业;2004年14期
3 张炜;芦爱江;潘秀山;;关于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轻工教育;2006年03期
4 张成浩;;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说明了什么[J];教育与职业;2009年07期
5 李龙;;农村大学生比重为何少了一半[J];成才之路;2009年03期
6 ;靖江高效农业吸引大学生就业[J];泰州科技;2009年02期
7 张中艳;;农村大学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8 廖志文;;目前农村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2期
9 李龙;;农村大学生比重为何少了一半[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9年02期
10 雷树彬;;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廖明静;;农村大学生“上学难”问题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冯宁;;农村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灵辉;刘晓慧;陈银蓉;;农村大学生农转非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新林;;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5 李荣恩;;农村家庭培养大学生的成本与期望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肖海雁;;雁北师院大学新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季平;周雪菲;;关于提高我省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洪巧俊;农村大学生比例大幅下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N];中国妇女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高文;李建保代表:鼓励农村大学生回乡就业[N];农民日报;2009年
3 洪巧俊;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N];潮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薄小波;奉贤南桥推出“农村大学生回乡工程”[N];文汇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顾克非;农村大学生出现“新知青”族[N];消费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莉莉;金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房利代表:政府要引导农村大学生回乡就业[N];青岛日报;2011年
7 范亚楠;农村大学生面临“就业荒”[N];新农村商报;2011年
8 兰州大学法学院2006级 张晓丹;谈农村大学生的出路[N];甘肃日报;2009年
9 实习生 谢平;农村大学生很受欢迎[N];农民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钟杰 张留;重铸农村孩子大学梦[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慧臣;农村大学生的认同与学校适应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志刚;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3 杨娣;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盛子建;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5 雷志敏;农村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茂科;侗族农村大学生人格与自尊状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石燕;农村学生在学校中找到根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耿刚;农村大学生择业焦虑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秋蓉;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孙雪勤;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22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62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