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人文学科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8-04-05 06:22

  本文选题:人文学科 切入点:困境 出处:《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02期


【摘要】:工具化、实用化的教育倾向,使人文学科日益萎缩。通识教育试图通过通识课程的平台,借助人文学科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以纠专业教育之偏。然而,与教育大众化兴起后产生的通识教育不同,西方的"自由教育"与中国传统人文教育,都不曾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割裂,而是一种把价值追寻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全人教育"。今天我们需要回溯西方"自由教育"与中国书院传统,人文学科不能自我设限,躲避在审美的象牙塔,而应回归"内圣外王"的本义,通过跨学科研究实现人文学科"无用"之"大用",从而真正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Abstract]:The educational tendency of instrumentalization and practicality makes the humanities subject shrink day by day.General education attempts to correct the bia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and humanities subject.However, unlike the general education produced after the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the "free education" in the West and the traditional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hina have not separated the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from the value rationality.It is a kind of "whole person education" which combines the pursuit of valu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e.Today, we need to go back to the western tradition of "free education"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learning. The humanities should not set limits on themselves and hide in the aesthetic ivory tower, but should return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internal, holy and external kings."Through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to realize the humanities "useless" "great use", so as to truly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entrusted by the times.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分类号】: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2 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3 黄福涛;;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4期

4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5 邓联合;自由与仁爱:大学人文教育的基本精神内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谭朝炎;;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6期

7 翁其银;;简论交叉科学与教育改革[J];教育评论;1988年05期

8 贾永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2期

9 宋晓平;梅红;;Lib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以及素质教育——当今美国大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1期

10 汪信砚;;什么是哲学?——从人文学科的视角看[J];哲学研究;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吴玉军;;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姚艳杰;姚静;;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李萍萍;;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在学生教育管理及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屈光峰;胡适的哲学史观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陈育德;灵心妙悟 感而遂通──论艺术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秦前红;严晗;;中外学术自由权的宪法保障比较[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赵德平;陈仲堂;缪淑贤;;浅谈大学特色发展的几点想法[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张腾;;西欧中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及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白娴棠;;蔡元培“教授治校”何以可能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洁;李艺;;孔墨教学思想之异同及其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周险峰;;“士人”品格与中国高校教师群体的精神建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姜晓坤;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银婧;笛卡尔心身因果性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由明;建立中国大学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义遒;推进通识教育,催生一种新的教师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冯增俊;香港高校通识教育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4 吴国盛;技术与人文[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5 黄福涛;90年代日本大学课程改革的新动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6 陈建平;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美国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的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8 邓联合;自由与仁爱:大学人文教育的基本精神内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余凯;通识教育与哈佛大学的发展[J];科技导报;2002年11期

10 谭朝炎;;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素红;;大学要引领社会走向和谐可持续发展——跨学科教学实践系列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3期

2 赵运林;汤放华;何亮云;舒谷生;;地方本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湖湘论坛;2008年04期

3 黄跃雄,阙维明;宏观经济调控中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的困境和出路[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5年05期

4 静冰;;交叉学科重铸大学学术水平[J];世界教育信息;1995年02期

5 王义道,羌笛,卢晓东;关于开展和加强跨学科研究和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1995年03期

6 张四平;对初级阶段高校经费困境与出路的初步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1998年02期

7 王伟廉;试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跨学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2期

8 袁连生;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财政政策选择[J];教育与经济;2002年02期

9 申浩;重视跨学科研究,拓展研究新领域——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成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黄玲;如何帮助卫生中职学生走出高校扩招的困境[J];卫生职业教育;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别敦荣;徐警武;;我们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兼论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发展战略[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赵文平;吴敏;王安民;;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慧;;浅谈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德里达;张宁;;教授的未来和无条件大学——在复旦大学的演讲[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5 崔雅莉;马于强;;大众化进程中地方师范院校招生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6 张立新;王雅林;;我国高等教育消费面临的困境及其突破[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钱琴;;谈德国大学教育[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岂之;;关于教育人文观的思索[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夏红卫;;国际交流:大学国际化的引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国际交流策略细读[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10 许纪霖;;人文教育究竟何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报记者 邓琳;素质教育应重视人文学科[N];北京商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小宁;尊重人文学科的内在规律 宽容“孤独的思考者”[N];人民政协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傅振国;名人和名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毛颖颖;“买”来的研究生要研究什么?[N];北京商报;2008年

5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沈祖尧 本报记者 尹世昌 整理;别让“排名”挤掉大学的首要使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记者 李凝;学科交叉使北大国学研究成绩斐然[N];科技日报;2007年

7 ;北京语言大学被批准为古代文学博士点[N];光明日报;2003年

8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邹寿彬;探索促进跨学科研究的体制与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梦薇;跨学科研究:体制外的“舞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佘可楚 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以制度创新推进跨学科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文少保;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庞振超;1949~1998中国大学人文学科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柳洲;高校跨学科科研组织成长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管晓霞;我国高校多学科交叉项目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小芳;我国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笑梅;当代高校美育的困境与出路[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韦青松;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困境与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和生;转型期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困境、原因及对策[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张熠;独立学院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D];江苏大学;2009年

6 王萍;困境与出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解读[D];兰州大学;2009年

7 丁学芳;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文化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丽刚;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杨琪;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文静;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13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713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6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