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缄默知识举个例子_师范生缄默知识困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2 09:29

  本文关键词: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学周刊

摘要:缄默知识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范生的成长具有突出作用,但是在对缄默知识的研究中关于师范生群体的缄默知识困境研究相对匮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影响师范生的缄默知识困境进行研究,以此得出研究结果,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师范生 缄默 困境
  一、问题的提出
  波兰尼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到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的知识。后来的学者如斯滕伯格、野中郁次郎等都是在波兰尼的基础上对缄默知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是纵观中外研究现状,对于缄默知识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教师或师范生的层面上,没有将研究的对象进行细化。缄默知识是教师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范生是教师的职前阶段,因此,研究师范生的缄默知识意义重大,其中师范生的缄默知识存在的困境研究又是重中之重。石中英、卢奔芳、曲铁华等学者对缄默知识的论述大都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本文将尝试采用简单量化的方法对师范生的缄默知识困境进行研究。
  二、资料来源与方法
  依据相关知识编制关于师范生缄默知识的调查问卷。在本校师范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00人进行问卷调查,施测后回收问卷24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0%,本文分析的是240个样本的统计结果。
  三、分析
  从石中英、卢奔芳等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师范生的缄默知识困境主要有忽视的困境、显性化的困境、转化的困境和共享的困境。师范生阶段的缄默知识主要指关于教育教学的缄默知识,其影响主要来自于师范教育者、教育实习、自我反思和校园文化,该部分从这些角度出发,探索师范生缄默知识困境的影响因素。
  (一)师范教育者因素
  师范教育者在师范生的缄默知识困境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师范生的成长发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93%的师范教育者会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而能采用除教授理论知识以外的方法技巧比例则达到97%,超过2/3的师范教育者会运用对话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等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师范教育者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得在提出和解释了新的教育理论、观念的同时,还唤醒了师范生相关的缄默教育意识,引导其挖掘和分析自己的缄默教育知识,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质疑、讨论和对话中显现和检验自己的缄默教育知识,不断建构和优化自己的教育知识结构。
  (二)教育实习因素
  缄默知识很难在以“客观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加以直接传递,但是,理论家们已经阐明,尽管这种缄默的知识不可以通过“正规的”、“直接的”方式加以传递,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和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取之,教育实习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在回收的240份问卷中,答者全部认为能从中小学教师身上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并有208人愿意拜中小学教师为师,有超过80%的师范生肯定了教育实习对于自己仪表仪态、价值观念等的重要作用,有超过1/2的师范生认为学到的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不大,,有90%的师范生批判学校的教育时间太短。
  (三)反思因素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外在促进因素是否对师范生发展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主要还是取决于师范生是否有反思的意识和反思的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乎全部师范生都重视反思因素,并意识到反思对于自身的巨大作用,在240个师范生中,反思频率较高的有142人,约占59%,但是会运用多样的方式进行反思的,只有56人,约占23%。
  (四)校园文化因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内隐学习是获取缄默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职前教育阶段,师范生既能学到显性的教育理论与知识,又浸润在校园文化中。因此校园文化对师范生的缄默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得出,超过60%的师范生认同学校校训、石刻雕塑、名人名言对自身的巨大作用,在240名师范生中有208人,即87%的人,肯定了优秀的师范生榜样对自己的引导促进作用,师范生中的优秀榜样有利于实现缄默知识的显性化和促进缄默知识的共享。
  四、建议
  首先,师范教育者应该坚决地克服那种“满堂灌”和“一言堂”的习惯,应尽可能多地采用讨论、对话的互动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双方以及同学之间真诚的、自由的对话过程。
  其次,通过此次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师范生认为学校的教育实习时间太短,如果采用实习支教的实习方式,让实习的时间延长到一个学期甚至更长,师范生们会有更多的机会观摩有经验的老师讲课,并习得隐含在教学实践中的缄默教育知识。
  再次,通过调查我们得出结论,大多数的师范生已经注意到反思的巨大作用,但是在反思的频率和途径方面还有待加强,在此倡导多样化的反思途径,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反思自己缄默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促进缄默知识的转化。
  最后,通过调查发现校园文化软环境如榜样、校训等,和校园文化硬环境如雕塑等,都对师范生的缄默知识的传递与共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学校中要重视校园文化的构建,树立贴近师范生的榜样,与时俱进地建设校园文化硬环境,搭建一种支撑师范生成长的文化情境“脚手架”。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3).
  [2]谭兆敏.近年来关于教师缄默知识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
  [3]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9).
  [4]曲铁华.基于自我反思的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3(1).
  [5]卢奔芳.缄默知识与教师成长[J].教育探索,2005(3).
  [6]李翠泉.略论基于缄默知识的教师专业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5(2).
  [7]石中英.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5).
  [8]乔晓华.教师成长的关键-缄默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7).
  [9]于文华.榜样的效能:缄默知识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10(3).
  [10]蒋茵.教师的缄默知识与课堂教学[J].教育探索,2003(9).
  [11]张先锋,胡桂英.论教师的缄默知识及其建构[J] .继续教育研究,2007(1).
  [12]廖青.重视教师缄默知识的建构[J].基础教育参考,2009(9).
  [13]卢尚建.论教学中的缄默知识[J].全球教育展望,2010(1).
  [14]夏吉莉.缄默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教育论丛,2004(3).
  (责编 张景贤)


  本文关键词: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1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71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f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