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调查

发布时间:2018-04-09 22:33

  本文选题:就业意愿 切入点:涉农专业 出处:《调研世界》2013年12期


【摘要】:本文利用5所专业和3所非专业农业院校的937个样本数据,主要采用统计描述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的方法,从高校和家庭的双重视角对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属于农业专业院校和学校组织农业基层就业宣传指导能提高农村基层就业意愿,211高校的大学生这一意愿更低;父母职业为专业农民和开办涉农企业的,以及父母收入高,对这一意愿有正向影响,父母职业为普通农民对子女到农村基层就业有负向影响;家庭所在地为东部地区,对这一意愿有正影响,而西部地区为负向影响。并提出建立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家乡就业创业等措施。
[Abstract]:In this paper, 937 sample data from 5 major and 3 non-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are used, and the methods of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analysis and econometric analysis are mainly used.This paper studies the rural grass-roots employment intention of agricultural maj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and fami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who belong to agricultural specialized colleges and schools who organize agricultural grass-roots employment propaganda and guidance can improve the rural grass-roots employment intention.And the high income of parents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is willingness, and the occupation of parents has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children's employment in the rural grassroots, and the family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region, which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is willingness, while the western reg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And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rural grass-roots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and encourage rural college students to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 fo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other measures.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编号:2013B062)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3YB013) 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资助
【分类号】:G647.38;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莉;张伏力;;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交互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任志强;;基于回归模型的大学生农村就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3 杜丽华;;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就业的机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4 张秋山;;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6 李海贞;;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7 邵科;刘晓雯;周健;;大学生眼中的新农村建设——来自于浙江大学700名本科生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8 尉建文;;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本——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9年02期

9 刘唐宇;丘素珍;;沿海农林院校涉农专业本科毕业生期望薪酬的调查与思考——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范明;张静雯;;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家树;齐昕;;基于微笑曲线视角的大学生就业促进问题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张心淼;赵黎明;;现阶段就业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征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闵维方;蒋承;;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4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5 焦健;窦尔翔;景春梅;吴航;;高等教育财务特征及其融资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曹小艳;柴九昌;;浅析高校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渗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2期

7 丁璇;杨婷婷;;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网络结构和运行机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3期

8 马燕;何节琴;陈伟伟;孙晶晶;;在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9 樊文有;胡际峰;;基于培训效果评估理论的高校就业指导评估模型的建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5期

10 方秋中;杨利江;欧阳倩兰;陈宇栋;;基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本科生职业指导模式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陶鹏;;农科大学生免费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探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文少保;;我国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开发策略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田永坡;;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国外的研究和经验[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田永坡;;产业结构、工资刚性与大学生就业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宁本涛;;金融危机背景下求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战略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崔盛;;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教育发展[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毕先萍;;技术进步的技能取向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8 刘西忠;;社会转型视阈中的就业基层导向——以大学生到村任职为视角[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西忠;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柴国俊;大学毕业生初始工资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袁乐平;长期的总量性失业理论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郑美琴;女性的选择权与劳动参与决策的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7 熊德义;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杨爽;初次就业中大学毕业生与用人组织匹配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石永昌;基于偏好视角的大学生就业促进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凤娇;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徐胜兰;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莹莹;新形势下江西省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对策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胡永欣;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刘柯;大学生就业与政府就业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曹树伟;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军荣;高校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法律矫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鑫;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刘锦华;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琳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建辉;;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2 刘笑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3 赵莉;张伏力;;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交互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4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5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张旭东,李志,伍安春;农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健康人格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郭志伟;;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马鹏鹏;杨建华;张文雯;;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个人视角的分析[J];当代经济;2010年16期

10 郑美群,于卓,刘大维;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日孜古丽·玉努斯;;新疆策勒县农村待业青年管理及就业问题初探[J];实事求是;2010年04期

2 ;恩施州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清江论坛;2007年01期

3 赵娜;;坚守在农村基层劳动保障阵地[J];中国就业;2010年03期

4 沈苏闽;陈克峰;;探索医专教育为农村基层培养人才的思路[J];西北医学教育;1998年01期

5 赵会元;;农村基层人才队伍与新农村建设[J];人才资源开发;2007年12期

6 ;陕西“振兴计划”吸引近1.2万名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10期

7 于建英;王铜海;;白山市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状况的调查[J];才智;2011年23期

8 肖云;文莉;胡同泽;;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就业意愿与就业环境的整合研究——以对3120名中低层灵活就业人员的调查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9 程福财;;国企青年职工的素质现状与就业意愿[J];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08期

10 韩少华;张坤;;保定市青年农民工就业意愿调查暨对策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京州 郝银 侯平甫;农村基层“人才荒”何以破解[N];中国人事报;2006年

2 周科;陕西7.5亿建立“农村基层人才振兴资金”[N];农民日报;2006年

3 齐小英;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N];陕西日报;2006年

4 李霞;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5 杨顺轩;新疆500名高校毕业生将赴农村基层[N];人民政协报;2008年

6 记者 杨靖;两万名高校毕业生将奔赴基层[N];科技日报;2007年

7 驻陕西记者 郗望;西安启动农村基层人才振兴计划[N];中国人事报;2007年

8 单祖;构筑农村基层人才“聚宝盆”[N];中国人事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齐小英邋通讯员 郗望;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N];陕西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影;推荐选拔有突出贡献人才 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工作启动[N];成都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行为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翠利;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山世泰;大连市农村基层公共服务领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28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728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e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