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京师新式学堂教师聘任初探——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
本文选题:晚清 + 新式学堂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摘要】:我国近代教师聘任始于晚清兴办的新式学堂中洋教习的聘任,此举打破了我国任用教师的传统方式,把教师聘任的理念引入我国教师管理之中。以京师同文馆为首的一批新式学堂在聘任洋教习的实践中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宝贵经验。京师大学堂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教师聘任章程,探索了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明确了教师职称序列,规范了教师聘任合同,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教育遗产。探析晚清时期大学教师聘任的特点和影响,对今天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appointment of teachers in modern China beg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ich brok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appointing teachers in China and introduced the idea of teacher appointment into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s in our country.A group of new schools, headed by the Peking Teachers and the Literary Museum, have made a beneficial attempt and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 in the practice of employing foreign students to teach and study.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higher Learning has formulated the first charter for the appointment of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explored the standards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defined the sequenc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titles, standardized the appointment contracts of teachers, and left behind a valuable educational heritage for future generations.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f university teacher appoint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ich has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 appointment system toda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G64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商丽浩;;晚清中国教习在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薪酬[J];近代史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微;;“兼容并包”与“谬种”退隐——桐城文章与大学教育的现代转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叶德明;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教育思想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孙德玉;;吴汝纶赴日考察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黄路阳;;中国近现代高等学校章程述略[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白燕;从“洋教习”到“外国专家”——北京大学聘请外籍教师百年回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王晓秋;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张运君;京师大学堂和近代西方教科书的引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陈洪捷;取士:科举制度的观念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10 陈平原;;城阙、街景与风情——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象[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2 杨千菊;;罗振玉对《癸卯学制》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樊慧英;;中国近代技术学校的产生及其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何生根;;吴汝纶与清末学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杨天平;;“中体西用”的思想与清末的教育宗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杨建华;;中国教育期刊与近代学制嬗变——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杨千菊;;罗振玉对《癸卯学制》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利栋;;从黄炎培的调查看清末江苏兴办学堂的一些情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7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大鹏;教育惩戒实施的问题和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4 步伟伟;先秦主流思想的教育管理价值探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鑫;福建船政学堂的办学特色、成效及启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蓝统栋;学习型乡村视野下的职业继续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吴茂龙;福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小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庆守;实践教育的历史反思与现行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闽兰;福建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向中银;晚清时期外聘洋员生活待遇初探[J];近代史研究;1998年05期
2 鞠方安;清末官制改革中官员的俸禄改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正平,李笑贤;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兴起(续完)[J];教育研究;1994年06期
2 丁虎生;;筚路蓝缕 共启山林——西北师范大学早期艰苦创业的历程[J];飞天;2002年07期
3 翁欣馨;;从京师大学堂的创建透射出中西文化冲突[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6年Z1期
4 商丽浩;;晚清中国教习在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薪酬[J];近代史研究;2007年02期
5 黄金刚;;晚清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年29期
6 韩毓海;;一所大学和一个国家[J];世界博览;2008年12期
7 喻本伐;;中国近代大学“第一”之争剖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04期
8 安宇;留学生与晚清西学东渐刍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徐阳;;以同文馆、贵州大学堂为例透视晚清高等教育机构[J];教育与职业;2007年18期
10 王文圣;;简述晚清至民国我国高师教育体系的演变[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林祥;;试论清末书院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董静芳;;晚清留学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李向群;;老北大校园变迁回顾[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4 黎学平;;浅谈清末大学的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林淳英;李存晰;;北京大学校史溯源问题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6 崔运武;郑登云;;论清末民初的高等师范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郭卫东;;由西到东:京师大学堂聘请外籍教习的转变[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8 孙孝文;张安富;但练;陈志伟;;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政策因子分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李爱卿;;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作为向度的探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金燕;;圣约翰大学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音;孙家鼐:创建京师大学堂立头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郭国松;“我们的一百年,浓缩了中国的一百年”[N];南方周末;2004年
3 山西大学 刘庆昌;大学教师聘任难在何处[N];社会科学报;2006年
4 黄丹邋杨春茂;解决教师聘任引发的问题要依靠法治[N];中国教师报;2007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吴娟;北大“休克疗法”引起争议[N];文汇报;2003年
6 钱耕森;京师大学堂首次开学日之谜及其解开[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记者 秦小艳;所有学院不设专职党委书记[N];深圳特区报;2010年
8 ;北大校址变迁[N];北京日报;2007年
9 赵大新;百年北大的精神实录[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柴葳;北大化学学科创立100周年[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方家峰;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11年
3 王慧;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郭卉;权利诉求与大学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陈亚玲;论我国学术转型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李金;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D];山西大学;2006年
9 高军;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洪芳;《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晚清科技引进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谢丰;晚清湖南书院改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王岷红;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方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胡波;HN大学教师聘任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周婷婷;我国公办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探析[D];武汉大学;2004年
6 张怡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张德忠;清末京师直隶师范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洋;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生成的本土因素[D];吉林大学;2008年
9 胡庆庆;中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历史与问题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鞠平凡;中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中地位的演变及其思想根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0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75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