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将批判性思维引入国际化课程,培养创新型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8-04-16 08:10

  本文选题:批判性思维 + 创新型 ; 参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我国提倡培养的创新型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其在我国目前的工程教育教学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结合四年来在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种子班"所进行的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课程实践,阐述工程教育中批判性思维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贯彻求真、公正、开放、反思的精神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对学生主体的自我构建,激发学生的主动、互动和创新意识;在评价体系上采用灵活考核、能力为主的方式;在教材上实现本土化,并力求和工程实践更紧密结合。笔者认为,这样的教育明显有助于学生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知识框架,产生独立思考、推陈出新、严密审慎、敢于竞争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Abstract]: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basic quality of innovative engineers advocated by our country, but it has not received due attention in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our country.Combined with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of critical thinking education carried out in the "seed Class" of Qi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ast four years,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the course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ruth, fair and open.The spiritual principle of introspec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the students' main body in teaching method, stimulate students' initiative, interaction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dopt the method of flexible examination and ability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realize localization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And strive to be mor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is kind of education can help students to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pattern and knowledge frame, to produce independent thinking, to bring forth new ideas, to be strict and prudent, to dare to compete and to solve problems autonomousl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种子班专家组;
【分类号】:G6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生;浅谈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方式训练[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2 陈菲;;试述批判性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大家;2011年04期

3 姚利民;国外对教学促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研究及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05期

4 黄全愈;;为什么“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温总理“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J];同舟共进;2007年05期

5 王建芳;;《批判性思维》课程研究[J];经济师;2007年07期

6 柯伟;;试论批判性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王山;;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高等学校教育理念改革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6期

8 杨频;易芳;;批判性思维及高校教师批判反思能力的培养[J];才智;2008年15期

9 郑祥福;李润洲;;培育批判性思维:大学教学的重要维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王小卫;;反思与构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鲍秀琴;;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黑龙江省高教科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论文[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翟洪江;孙立群;黄恩东;于广建;;东北农业大学“三型”人才培养的尝试[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David Palfreyman;;大学与自由教育:培养(或发展)批判性思维终身学习技能作为唯一正确的高等教育长远价值?(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4 茅育青;吴永志;;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创新教学模式初探[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顾秉林;;建设创新文化 造就创新人才[A];《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晓菊;;罗纳德·巴内特:论学生批判能力的培养[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周生贵;;国际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能力的培育[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8 卢山;罗长坤;;校企科技合作模式研究进展概述[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祝焱;;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牛端;张敏强;;如何成为优秀的高校教师?——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谈洁;我市推动校企对接发展创新型经济[N];南京日报;2011年

2 ;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N];解放日报;2010年

3 郑保章 周文杰;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N];人民日报;2003年

4 何其生;法学教育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格培植[N];光明日报;2003年

5 华北电力大学 包万平;有批判的教育才有希望[N];科技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赵晓霞;大学:如何打造顶尖人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 陈永灿;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探索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河南大学副校长 宋纯鹏;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具有“双刃剑”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潘玉娇;金坛牵手省内高校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N];江苏教育报;2011年

10 记者 李燕;博士后研发人员成建设创新型湖南生力军[N];中国人事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霞;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行为模式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飞虎;大学教育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斌;创新型工程人才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伟仁;大学新生经验的新取向: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实践共同体[D];苏州大学;2004年

2 杨国庆;面向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威;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大学教育环境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王素月;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舒满英;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顾彬彬;国际文凭项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凤莉;论大学生创新及其本质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倩;高校研究生学术批判思维的训练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强欣;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李野;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困境与出路[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58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758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1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