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与高等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选题:城乡发展 + 高等教育发展 ; 参考:《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Z3期
【摘要】:正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对于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并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个基本论断抓住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要害,指明了我国破解"三农"问题的努力方向。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的发展经验也清楚
[Abstract]:The eighteen major reports of the party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speed up the improvement of ou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nd make clear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equal exchange of urban and rural elements and the balanced allocation of public resources," It has formed a new type of workers and peasants and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 wi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workers and peasants reciprocal, urban and rural,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 ". This basic judgment grasped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our countr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ree rural ". The world has successfully realized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modernized country as well.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分类号】:G649.2;F1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年04期
2 刘云杉;王志明;杨晓芳;;精英的选拔: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3 胡鞍钢;马伟;;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新生;晋新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2 吴秀娟;;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3 王周火;;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证分析——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4 曹明贵;黄新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5 韩秀丽;;影响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原州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6 杨枝煌;;战略性看待“山寨制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彭荣胜;;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8 彭荣胜;;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9 胡爱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与障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04期
10 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勋来;;制度变迁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方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的绩效评价[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纪玉山;;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4 高帆;;中国各省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同步性:1978-2005年[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5 奚建武;;考察当代中国城乡结构转型的一个分析框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超;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戴为;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流动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应禄;中国城乡经济差距与一体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高雷;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奚建武;从复合到融合[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7 童长江;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模式选择[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陈广桂;农民城镇迁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陈晓红;苏州农户兼业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吴康明;转户进城农民土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殿鹏;山东省流动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曾淑军;语言教育与社会区隔的生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朱胜红;职业教育为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吕序言;新生代农民工迁移决策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敬源;劳动力流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杨新;“民工荒”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流动新形势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顾纯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高效农业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刘晋;基于农民工视角的刘易斯转折点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韩兆祥;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2 刘云杉;王志明;;女性进入精英集体:有限的进步[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3 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年04期
4 赵勇;城镇化:中国经济三元结构发展与转换的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1996年03期
5 吴要武;;非正规就业者的未来[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6 徐庆;论中国经济的四元结构[J];经济研究;1996年11期
7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J];中国乡镇企业;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德宁;;我国城乡间产业的迁移与分工协调发展[J];经济学家;2011年08期
2 任保平;;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制度、激励、组织和能力视角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叶齐炼;;论高等教育发展的周期性[J];教育发展研究;1990年01期
4 黄光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高校服务[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赵发旗;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教论坛;2005年02期
6 王万忠,杨胜良;现代大学理念与高等教育价值取向[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0期
7 康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理论研究特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8 刘海波;江浙沪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与发展[J];江苏高教;2005年05期
9 梁小伊;浅谈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的理性回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8期
10 刘刚;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几点新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志;;人才资源配置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启示[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范海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孙诚;吕华;;从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史秋衡;陈萦;;美国高等教育供给模式与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高福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A];校长论坛——北京高校校长论后勤社会化改革论文集[C];2003年
6 赖绍聪;何翔;华洪;;地球科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建议[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娜;杨文豫;;高校扩大招生对社会经济的作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8 单中惠;;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李存俊;;大力支持独立学院的改革与发展[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10 张辉;崔晓林;;从拉动内需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视规划如生命[N];福建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冯冲 通讯员 刘士斌 秦明忠;城乡发展一路高歌[N];发展导报;2011年
3 记者 米娜;省政协十届十一次常委会议召开[N];黑龙江日报;2010年
4 刘静;“一体化”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N];莱芜日报;2008年
5 乐启文;努力形成金溪城乡发展新格局[N];抚州日报;2011年
6 董强 葛树涛 李建忠;寿光党建一体化新模式助推城乡发展“同频共振”[N];潍坊日报;2011年
7 驻站记者 王海金;镶黄旗:城乡发展绘新篇[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8 ;统筹让周口城乡发展更协调[N];周口日报;2010年
9 记者 宋玉珠;嫩江举办论坛 助力城乡发展[N];黑河日报;2011年
10 汪清 记者 曾庆霖;遵循客观实际 谋划城乡发展[N];牡丹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纪恒;路桥经济研究——兼论城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焦磊;微型社会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江敦涛;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刘志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5 黄国胜;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杨长军;国有投资公司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与投资运营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申培轩;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慕静;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10 阎志坚;中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体制与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华;高等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周鹏;大学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3 孙军;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黎娜;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与财政政策安排[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煦;山东省高等教育公平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周登高;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度的测算与提升策略[D];湘潭大学;2008年
7 黄嘉慧;新中国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D];湖南大学;2009年
8 李海云;论古希腊的高等教育[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刘晓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高等教育发展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建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01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80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