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教育分流的经验及启示
本文选题:德国 + 高等教育分流 ; 参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摘要】:高等教育是一项分流施教的社会活动,通过"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作用于社会成员的分层流动,影响着社会的阶层演进和秩序变化。作为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德国通过联邦政府、高等学校、社会组织和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高等教育良性分流,对本国社会成员的分层流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德国不仅保持了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优势地位,而且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和人才前往留学与工作。
[Abstract]:Higher education is a social activity that distributes and teaches. Through the special group "college students", it acts on the stratified flow of social members and influences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stratum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order. A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the longest history of university,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college students, Germany has realized the benign diver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t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stratified mobility of the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Germany has not only maintained the superior position of the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but also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students and talents to study abroad and work.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SH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880012)
【分类号】:G6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桂芬;;德国高等教育分流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2 刘和忠;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新忠;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兰芳;项中;李章维;;借鉴国外经验,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水平[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韦毅嘉,廖莎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3 郭延江;;市场营销专业“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消费导刊;2008年24期
4 季虹;;高职就业中学校要素功能分析与推进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8期
5 卢文涛;唐玉魁;;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靳海燕;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7 王丽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回溯和展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范霞;;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10 赵立卫;职业生涯理论及其在大学生就业辅导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新忠;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慧;《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网络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崔丽敏;生态位视域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黄支民;电子商务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阿依努·阿斯合别克;新疆哈萨克族大学生就业的调查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袁韶斌;“三校结合”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赵鹏举;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途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7 杨涛;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法治路径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锐利;关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捍华;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立新;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开寿;唐祥来;;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与我国的政策建议[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张宝昆,谭开林;大规模教育考试控制社会流动功能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 刘海峰;科举制百年祭[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4 沈祖超;阎凤桥;;社会分层对于高等教育分层的影响——西安民办高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5 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八大转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6 刘慧珍;;社会阶层分化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陈文娇;;教育生态位与高等教育分流[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1期
8 熊德明;;高等教育分流选择方式策略——国际比较与思考?[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1期
9 代花;陈世庆;;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10期
10 陈新忠;程华东;;回眸与展望:高校领导的转型与超越[J];高教探索;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国强;论高等教育功能的失调与调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波;教育公平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分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罗先良;民办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忠;;国外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的特点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2 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回溯和展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德国留学最新情况问答(上)[J];华人时刊;1999年18期
4 刘念;一个留德中国学生的衣食住行[J];留学生;2004年07期
5 ;专业机构谈德国留学审核[J];出国与就业;2005年08期
6 李坚利;;感受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王春梅,曾晓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大学模式对美国大学发展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03期
8 山夫;同济医工学堂筹建始末[J];德国研究;1997年02期
9 姜峰;最新德国教育动态[J];德国研究;1997年02期
10 柴振荣;关于德国—巴西工业学院的活动[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光;;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商学院教育及其启示[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熊月之;;德国学术访问记[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3 "中外重大教育发展战略与改革政策的比较研究"课题组;方晓东;李建忠;;日、德、印、俄四国“建设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研究报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邓志英;;中德高等农业院校教学管理比较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熊月之;;海德堡大学汉学研究所[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6 吶蔾 ;;_灥鹿こ倘瞬排嘤贫瓤刺ㄍ骞こ探逃奈侍饧拔蠢凑雇鸞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邓和平;;WTO: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其应对[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8 单绮娴;叶治国;余海;夏强;M.Illert;;基于网络的学习和评价系统(WEB-LES)[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马保安;;探索与实践——国贸专业双语教学的回顾[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启迪领导智慧 憧憬大学未来——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谈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A];全国地质院校专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刚;谁来拯救德国大学?[N];工人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学军;申请德国“门槛专业”有门道[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3 记者 王作晖 通讯员 耿俊伟 周前进;智慧责任成就百年辉煌[N];长江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晁永强;国际合作教育的“海尔模式”[N];科技日报;2005年
5 记者 齐林泉 赵秀红;德国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耿俊伟 周前进;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喜迎百年华诞[N];湖北日报;2007年
7 记者 聂立涛;在德国考大学并非一锤定音[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接受国[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本报记者 张学军;2006年留学市场新时尚[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10 郑娜;幽幽学府 青青子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新忠;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启进;结构的力量:社会结构与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红岩;博洛尼亚进程下德国学位制度的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翠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钟佑洁;德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陆瑜;世纪之交的德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晓波;教育公平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分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穆小燕;新人文主义大学观及其对19世纪德国大学改革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6年
7 杨晓新;德国与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8 章红波;德国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郭红云;中德职业师范教育之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16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81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