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师范教育时代下我国师范生培养路径的构建
本文选题:后师范教育时代教师教育 + 师范教育 ; 参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审视我国后师范教育时代的"教师教育",一是要用辩证思维看待"教师教育"现实的发展,二是要正确理解教师教育体系的多元化与开放性,三是要肯定"师范教育"在"教师教育"实践系统中的根基性。对师范生的培养,应从根本上立足基础教育实践,重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应、深刻而全面的内在依托关系,体现为:我国"师范教育"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融合对应当下人文呼唤与理性批判;培养师范生的深厚教学能力对应基础教育"三维目标"的根本指向;放大"师范教育"视野对应国民教育区域性、民族性、个性化的发展诉求;强化课程构建,凸出"实习课程"对应师范生培养的内在性。
[Abstract]:To examine the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post-normal education era in China, one is to tre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ity of "teacher education" with dialectical thinking, the other i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diversity and openness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third is to affirm the found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practice system of teacher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basic education, reconstruct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eacher education and basic education, and have a profound and comprehensive internal supporting relationship. It is embodied as follows: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ultural fusion of "normal education" in China corresponds to the current humanistic call and rational criticis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profound teaching ability corresponds to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goal" of basic education. Enlarging the vision of "normal educ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regional, national and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demands of nation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highlighting the inherent nature of the "practice course" corresponding to the training of normal school students.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部;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基金】: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科学研究工程”项目
【分类号】:G6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丽娟;姜勇;洪秀敏;;迈向和谐的教师教育:问题与展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1期
2 石中英;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黄崴;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4 顾明远;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5 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6 张元龙;;对教师教育有关概念的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7 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8 周然毅;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9 高维;;教学隐喻与教师成长[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10期
10 丁念金;;课程内涵之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刘开源;;教师培养制度的变革: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彭芳梅;唐福华;;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缄默知识显性化策略初探[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李文豹;;政治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才智;2008年20期
5 李春超;曹华;;论教师教育一体化中的职前课程改革[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黄依林;何凡;;教师教育转型期我国地方师范大学的发展策略[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8期
7 牛丽琴;李政;;课堂教学质量较差教师相关特征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王永颜;;高师院校“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2期
9 王海生;张迎春;;山西省“新师专”教育类课程的改革探讨[J];沧桑;2008年02期
10 姚付芳;;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的文献综述[J];成功(教育);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建芳;迟艳杰;;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立东;;数学教师职前数学教育问题的思考[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娟;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桂志英;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幼儿师资工作中教学的现状与改善建议[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爱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同课异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侯静;地方高师院校转型中专业设置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余圆圆;高师院校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文娇;教师个人理论形成的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薛超;论学习型幼儿教师队伍的创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凡瀛;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效益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真真;一位高中历史教师的实践知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国燕;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积累实践性知识[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琳琳;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师培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惠;大学办学特色:内涵与影响因素——兼论北京邮电大学的办学特色[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顾明远;师范院校的出路何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3 顾明远;论教师教育的开放性[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4 邹华;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5 朱旭东;;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何以可能?——评顾明远教授的教师教育思想[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6 徐今雅;朱旭东;;“专业教育”辨析——兼论专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6期
7 娄延常;理念·定位·学科——论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战略选择[J];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04期
8 高维;徐文彬;;论教学隐喻的价值[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9 王建平;;我国农村教师教育的突出问题及发展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年24期
10 曾文婕;;教学反思的多重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荀渊;;近30年来中国大学的转型与发展困境[J];江苏高教;2011年01期
2 季国昌;教师提高科研水平的一点思考[J];甘肃科学学报;2002年S1期
3 邸凯辉;张雅楠;;论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教学观[J];教育探索;2007年09期
4 潘小俪;刘晓东;;创新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转型——以北京科技大学共青团“六给模式”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S1期
5 姚炳洪;胡生明;;军队院校教育转型与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年02期
6 朱延华;;论高校德育领域的范式转型[J];探索;2006年01期
7 王长顺;张波;;转型: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戴嘉宝;吴健敏;;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办公室信息工作的思考[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马志强;;创业型大学崛起的归因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7期
10 李晓波;;以通识教育为媒介 实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春荣;;高校卫生保健实施全科医学模式探讨[A];2005年浙江省全科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徐轲;;师范院校法学学科应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宁凯;;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发展及科研管理路径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与科研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杨天仁;;21世纪初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思考——价值取向质量判定和发展战略[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张冬兰;;新形势下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思考与实践[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孙刚成;乔刚;;西部农村“顶岗置换”教育实习探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传平;;以完善学分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田学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刘宇;丁X;;学术漂移浪潮与高等教育——世界的启示[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龙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北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凝 仇方迎;百年大转型[N];科技日报;2002年
2 丰捷;北京师范大学在改革创新中实现转型[N];光明日报;2004年
3 褚清源;用制度助推师范教育转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师范大学转型与高师教育走向[N];光明日报;2001年
5 本报实习生 冯静 见习记者 王旭升;农业院校转型之争[N];人民政协报;2003年
6 记者 纪海珠;大学出版社急待转型[N];信息时报;2003年
7 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 王荣顺等;对师范院校发展与转型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谢维和;高等教育转型及其主要取向[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9 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坚持教育创新 大力推进北师大转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 钟秉枢;应对高校体育转型加速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凤玉;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及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晓宇;英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荀渊;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姜晓璐;高校知识资本投入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5 何彬生;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李友峰;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谌利;本科生班主任制向导师制转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余小红;教育实习转型性变革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马志强;西方创业型大学的兴起和发展[D];河南大学;2007年
4 王庆辉;地市高师升格转型与教师教育创新[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会敏;独立学院的发展道路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洪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7 刘锋;高等师范教育的转型与高师院校的战略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雨薇;大学推进创新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丛明亮;Y学院的非学历培训实施及推广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宪恩;师范专科学校转型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27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82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