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校美国文学教材述评
本文选题:高校美国文学教材 + 九十年代 ; 参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3期
【摘要】:美国文学课自改革开放后重回大学校园,其高校教材编写在九十年代达到了相当程度的繁荣。纵观九十年代出版的二十余部高校美国文学教材,着重对比其中影响较为广泛的十余部,可以发现它们在编写体例、收录作家及其作品、教学实践的可行性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也各具特色。在结合九十年代我国美国文学研究发展趋势和高校美国文学教学实践反馈的基础上,九十年代高校美国文学的教材编写在整体上取得了与时俱进的发展与繁荣。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course has returned 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and the compilation of its teaching materials has reached 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prosperity in the 1990s. Looking at the more than 20 American literature textbooks published in the 1990s, focusing on more than a dozen of them, we can find that they are compiling style, including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The feasibility of teaching practic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merican literature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1990s and the feedback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 pract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mpila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 materi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1990s has achieve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as a whol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项目编号:09&ZD07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4;G6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莉;李芳;;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三十年——基于《外国文学》杂志的个案分析[J];外国文学;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可;张桂军;;薇拉·凯瑟作品的南方主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管先恒;析西方近现代文学中的“死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徐海香;;人性之光——霍桑在《好小伙布朗》中对人性的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 于瑛;;浅析古德曼·布朗悲剧的酿成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辛春晓;陈忠红;张敏;;信仰再心还是在物——霍桑《红字》与麦尔维尔《白鲸》宗教意识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崔扬;;当欲望走到尽头——《嘉莉妹妹》与市场意识形态的诞生[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张国庆;试论美国文化精神的起源与发展[J];北方论丛;2000年01期
8 卢姗;;20世纪美国战争小说的英雄主义困境解读[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9 徐英瑞;彷徨的巴比特[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Z1期
10 林宪虹;;《红字》中亚当式的堕落形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白岸杨;;《白鲸》及其作者的宗教伦理观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珂;;浪漫主义诗歌对新诗诗人及新诗诗体的影响[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史记;惠特曼诗歌在中国的评介与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韦华;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D];吉林大学;2012年
5 胡铁生;政治文化与文学意识形态功能的意蕴交映[D];吉林大学;2012年
6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祝平;乌云后的亮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挺;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礼扬;一个精制的隐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阔;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死亡意识及其现代意义[D];江南大学;2010年
4 陈春霞;苏童与麦卡勒斯小说的南方情结及呈现方式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简艳平;“皈依佛法的浪子”[D];南昌大学;2011年
6 吕洋;杰克·伦敦与《马丁·伊登》:美国梦的追寻与幻灭;相关理论及艺术手法探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焦柏洳;穿梭于精神黑夜[D];河南大学;2011年
8 郎琪杰;论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青年文化”[D];吉林大学;2011年
9 马玉华;威拉·凯瑟文化身份认同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柳燕;“兔子四部曲”中的基督教世俗化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晓明;新起的华裔美国女作家马克辛·洪·金斯顿[J];外国文学;1981年01期
2 郭继德;访阿瑟·密勒[J];外国文学;1987年05期
3 金重;访美国文学杂志《国际小说》主编拉里·麦卡弗里[J];外国文学;1989年03期
4 王逢振;为理论一辩[J];外国文学;2001年06期
5 王晓群;理论的现状与未来[J];外国文学;2004年06期
6 王宁;“后理论时代”西方理论思潮的走向[J];外国文学;2005年03期
7 周小仪;;批评理论之兴衰与全球化资本主义[J];外国文学;2007年01期
8 童明;;飞散的文化和文学[J];外国文学;2007年01期
9 李公昭;;朝鲜战争:被遗忘的战争与未被遗忘的文学[J];外国文学;2008年01期
10 林斌;;“大屠杀后叙事”与美国后现代身份政治:论犹太大屠杀的美国化现象[J];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德明;;九十年代西班牙小说一瞥[J];外国文学动态;1998年03期
2 郁祥;;真实的未来?[J];读书;1991年01期
3 郝振益;滑稽与严肃的结合——评王尔德的喜剧《厄涅斯特的重要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4 泰戈尔,刘建;泰戈尔散文三篇[J];译林;1983年02期
5 胡文仲;《牛津澳大利亚文学史》评介[J];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03期
6 崔俊臣;俄国画坛的奇才——弗鲁别尔[J];名作欣赏;1993年05期
7 菲力普·史密斯 ,杜福兴;婚礼上的酒壶[J];外国文学;1992年02期
8 ;美国九十年代危险书籍黑名单[J];鸭绿江(上半月版);2001年01期
9 朱景冬;;文论家评九十年代古巴小说的“爆炸”[J];外国文学动态;1999年03期
10 冯亦代;;九十年代美国文学新人 西书拾锦[J];读书;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家荣;;论“纪实文学”的人文关怀[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刘晓冷;;日本近代文学与西方文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沈胜衣;恺蒂与南非,陌生的熟悉[N];文汇报;2007年
2 徐则臣;把大师挂在嘴上[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 张玉书;海涅:黑暗里我照亮了你们[N];社会科学报;2007年
4 余中先;探索“主导文明之外和之下的人性”[N];北京日报;2008年
5 深圳商报驻京记者 田泳;拉美文学繁荣增强中国文学信心[N];深圳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崔铃;世纪之交韩中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保林;“近北”之行[D];苏州大学;2011年
4 王宗杰;新世代女性文学の位相[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孝玲;拉斯普京六、七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作品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秦慧琴;《咆哮的九十年代》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D];西华大学;2011年
3 徐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女性文学创作主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杨朝辉;《阿甘正传》主题的圣经原型解读[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5 黄杰汉;关于《在路上》在中国受到的改写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刘云;漫漫天涯路 悠悠故国情[D];安徽大学;2005年
7 许兰;意识形态操纵下《牛虻》译本中信息的失落与还原[D];安徽大学;2007年
8 韩芳;“井”中探求世界本质[D];国际关系学院;2007年
9 缪丽文;大卫·马梅特戏剧中交流困境的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10 成箕淑;韩国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53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85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