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的三维模式:日本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8-05-08 02:03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强国 + 三维模式 ; 参考:《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05期


【摘要】: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高等教育领域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理念、制度与实践三个层面单独进行研究,然而,单从某一方面根本不能完全理解或解释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日本高等教育百年来的历程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是教育理念、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是日本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观念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为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则是高等教育强国实现的重要手段。创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教育理念、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三维的紧密结合。
[Abstract]:How to build a powerful countr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ower is mainly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of concept, system and practice. However, only one aspect can not completely understand or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a great power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 The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 has told us that the formation of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idea of education,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role of education polic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is the basi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 and the change of educational policy provides a system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education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uidance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the great power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The creation of a world higher education power requires educational idea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is closely integrated.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YJC880121)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四川省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项目编号:CJF01101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9.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光才;袁希;;对外开放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关系内涵[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2 朱家德;;法国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J];大学(学术版);2010年08期

3 张文静;;美国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J];大学(学术版);2010年08期

4 吴越;;日本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J];大学(学术版);2010年08期

5 黄容霞;;俄罗斯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J];大学(学术版);2010年08期

6 周光礼;;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发达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7 朱家德;;精英技术教育理念与法国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8 骆四铭;;德国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及其经验[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胡建华;;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10 魏小鹏;;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下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兴盈;;大学新生管理是大学生成长的基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2 殷华成;;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当代反思[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张东娇;美国教育标准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4 龚兴英;日本教师资格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5 杨晓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政策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6 徐莉;;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一些现象的质疑与求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张开祝;杨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树立和践行的基本理念[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马丁;雷博;;对法律与科学技术关系的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周明哲;;论科学家社会责任的缺失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熊华军;从教育法规看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光礼;朱家德;;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国际比较与策略选择[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徐文;刘仁钊;杨德全;;加强宏观规划和政策扶持是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2011年

3 唐贤秋;;诚信:人文奥运之道德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王大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5 吴虹;;技术创新的社会政治引领与控制问题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方华基;许为民;;工程伦理的STS考察:从个体伦理走向共同体伦理[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7 马佰莲;;关于科技体制与科学自主性的若干思考(暂定稿)[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8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李良艳;;论科学家的责任伦理——以汶川地震为例[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刘素莉;;试论科技期刊编辑的定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国江;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裘杰;两种文化语境下的中俄科学哲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熊小刚;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继平;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慧英;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财经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仓莉;科学技术对环境产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允;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阿艳芳;竞争与公平:优质高中教育机会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宁宁;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划界[D];江南大学;2010年

8 李健;从《天使与魔鬼》的科学传播影响透视科学形象重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丽妹;山寨文化与技术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谢艳霞;试析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构建[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克超;大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法国高等教育管理十年改革简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2 孙贵聪;;英国大学特许状及其治理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李子江;;美国大学集体谈判制度的形成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4 王晓辉;;双重集权体制下的法国大学自治[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5 爱德华·希尔斯,林杰;论学术自由[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6 阎光才;大学的自治传统[J];读书;2000年10期

7 周光礼;;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发达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8 沈佳乐;中央集权与大学自治——论法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9 朱家德;;法国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及其经验[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张文静;;美国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及其经验[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史亚杰;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因素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崔昌淑;日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问题及对策[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冀琳琳;新加坡跨境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翠芳;杨连生;;发展研究生教育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2期

2 王义遒;;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是多样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4期

3 彭枫;;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路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周远清;;建设高水平的高职强校 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贡献[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02期

5 王义遒;;从实际出发 构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11期

6 周庆;;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09期

7 刘智运;;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年05期

8 李健;;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软实力[J];评价与管理;2009年01期

9 蔡慧琴;;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略论[J];沧桑;2009年04期

10 马健生;黄海刚;;试论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内涵与特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彦;赵丽娟;;浅谈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当局对新闻的控制[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2 李丹阳;;近20年中日行政改革的思考——以中央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制度三领域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光乔;王彬;张宗毅;;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水稻机械化发展及借鉴意义[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王永恒;;日本政府机构减编及其启示[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瞿振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成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高福安;;提高行业特色高校办学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贡献[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汉玉;;日本企业环境责任之借鉴[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李协京;;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孙崇正;苏林琴;;办好地方重点大学,促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文;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与农村政治参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本报驻东京记者 刘浩远;日本:加快立法缓解外资并购压力[N];经济参考报;2007年

3 新华社记者 钱铮;日本航天业尚需攻关[N];科技日报;2007年

4 刘军红;日本推出“东亚共同体”意图何在[N];人民日报;2006年

5 记者 曹鹏程;驻日美军转移经费敲定[N];人民日报;2006年

6 何德功;安倍:日本要反省战争为和平做贡献[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于青;日本商家采用“瘦身战术”[N];人民日报;2008年

8 张非非;日军死人屋余生,如今让孙子讨公道[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本报驻东京记者 刘浩远;日本车主暂享“法律空白”减税油[N];经济参考报;2008年

10 良木;亚洲游客给日本带来喜悦[N];中国旅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仝利民;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对上海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田爱丽;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铭志;从日本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到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D];暨南大学;2006年

4 智瑞芝;区域创新视角下的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韩娜;中日中小企业基本政策法规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畅;冷战后的日本新和平主义思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承云;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在华R&D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宝安;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征;战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及其成效[D];西南大学;2009年

2 吴楠;日本对华ODA政策与中日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3 陈巧;日英同盟与日本的对外扩张[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巧玲;中日对外援助的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5 仇松杏;日清汽船株式会社论析(1907-1939)[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谢俊才;从三角关系视角看中国—东盟—日本关系发展[D];暨南大学;2008年

7 贾嘉;中日医疗保险法制度差异比较的法理分析[D];山西大学;2008年

8 赵俊男;完善我国政府善款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陈红亮;日美农业保护政策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赵博;论日本观光立国政策中的中国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9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859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c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