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高校 + 大学生 ; 参考:《教育与职业》2013年35期
【摘要】: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良好的秩序是其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一直以来,和谐校园建设既是高校各项改革和发展的保障,也是追求的目标,和谐校园建设关键在于创造一种新的机制,使显性和隐性的危机事件都能在萌芽阶段得到有效化解,从而避免大规模的危机事件的发生。高校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的建立是从学生心理的疏导、学生言论的畅通入手,将大学生的诉求表达放在影响高校持续、科学发展的高度上,合理统筹、科学规划,集社会、学校、家长之合力,形成沟通新平台,这可以预防并减少高校大规模冲突事件的发生,也是营造高校和谐校园环境的最有效的方式,更是社会政治文明不断发展完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校的必然举措。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e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 stable and good order,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and guarantee of their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is not only the guarantee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the goal pursued.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is to create a new mechanism. So that bo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crisis events can be effectively resolved in the embryonic stage, so a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large-scale crisis event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demands is 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students' psychology and the smooth flow of students' speech, and puts the ex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emands on the height of influencing the sustained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 whole, scientifically planning and gathering the society. Schools and parents work together to form a new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which can preven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large-scale conflic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also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create a harmonious campus environ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als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nevitable measure of running the school according to law.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基金】:2012年河北省教育厅资助课题“高校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的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Q126015)
【分类号】:G64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计卫舸;高校和谐环境建设几个问题的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年03期
2 牛慧娟;;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江苏高教;2007年03期
3 计卫舸;高等院校危机管理有关问题之探讨[J];理论前沿;2005年17期
4 王晓东;;创新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 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月锋;;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2 贺团卫;;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3 孔祥利;姚彬彬;;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表达滞阻与实现途径[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张建伟;;当代大学生校园利益表达问题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杨修菊;;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及预防——以池州6·26事件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刘天荣;胡时金;;浅析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8期
7 李卉;;浅析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应对[J];党史文苑;2009年10期
8 侯健;;群体性表达事件的法律治理[J];法商研究;2010年03期
9 孔祥利;姚彬彬;;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表达滞阻与实现途径[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李亚敏;;群体性事件的沟通机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于小涵;田菲;;高校危机管理的模型与机制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姚来燕;;从行政执法的视角透视群体性事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倩萍;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文祥;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孙华;大学公共危机:发育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刘伟;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密佳音;基于环境正义导向的政府回应论[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丽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勾丽芬;迁西县农村中小学校园危机管理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莉;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治理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冬丽;大学生选择权益维护渠道的差异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张胜强;我国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黄朝新;新时期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宓;高校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斌;高校政治辅导员亲和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亚敏;重大群体性事件谣言阻断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莉;群体性事件预警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君红;;社会转型期大学教育嬗变与美学现实诉求[J];消费导刊;2007年07期
2 高中建;柏琦星;;学校生命教育的时代诉求及其理论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4期
3 张新舟;;对大学生实施廉政文化影响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2期
4 颜华;;现阶段我国高校宿舍管理服务模式创新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5 顾信媛;;“工农兵大学生就是行”[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74年03期
6 洪盈;;我省高校工作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7 李莉;;选择恋爱期也属道德修养范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8 苏颂兴;吴端;;大学生的厌学情绪与思想教育制度的改革[J];当代青年研究;1983年06期
9 舒德平;;大学生理想教育断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5年04期
10 任兴 ,黄英;略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J];江西社会科学;198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周光凡;;大学生戏剧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耿建扩邋傅春秘;秦皇岛“大学生低保”何以闲置[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勇;留住大学生“村官”好处多[N];海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7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宗桂;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琦;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78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878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