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邦先生舞蹈教育理念的再认识
本文选题:吴晓邦 + 审美性塑造 ; 参考:《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摘要】:"塑造舞蹈家,而不是舞蹈的匠人",这是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家、教育家吴晓邦先生对中国舞蹈教育寄予的深切愿望。注重艺术实践教育,偏向表演技能与经验的获得,相对忽视文化理论、艺术素质与创造力的培养,这是现下普遍的舞蹈专业教育。一个学生能够获得与舞台表演相关的各种技能,却相对缺乏辨析与审美能力,尤其缺乏对艺术作品的创造与把握能力。今天,从吴晓邦的教育观中重提"舞蹈家"这个概念,目的在于审视当前舞蹈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舞蹈教育应该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文化教育。"舞蹈家"不单是一种社会身份,更应该成为一项教学指标,在这种教育中,语言的训练、审美的塑造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同步的。
[Abstract]:"Mold dancers, not dance craftsmen", this is the deep aspira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dance artist and educator Mr. Wu Xiaobang to Chinese dance education.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art practice, to the acquisition of performance skills and experience, and to the neglect of cultural theory, the cultivation of artistic quality and creativity, which is the popular dance profession. Education. A student can acquire a variety of skills related to stage performance, but relatively lack of discrimination and aesthetic ability, especially the lack of ability to create and grasp the art works. Today, the concept of "dancer" from Wu Xiaobang's view of education is to take a look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 danc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dance. Education should be a comprehensive art and culture education. "Dancer" is not only a social identity, but also a teaching index. In this kind of education, the training of language, the molding of aesthetic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ability are synchronized.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G642;J7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兵;;舞蹈教学法之“口传身授”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王金霞;;对高师舞蹈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3 刘佳明;;浅析艺术形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高晋;;舞蹈教育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5 李锐;;舞蹈编导教学法研究——课堂信息传递与回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6 张敏;;浅谈舞蹈教育对青少年美育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7 温柔;促进身心健康 提升生命质量——论舞蹈美育的生理学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汤旭梅;试论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途径与目标[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董晓春;现代技术与舞蹈教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Z1期
10 杨鸥;论舞蹈学 专业特色的舞蹈技术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秋怡;;开展校园舞蹈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吕寅;;论高师舞蹈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丁翠苓;台湾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黄昕;道布勒与美国高等舞蹈教育的发生之本质与关系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明文军;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王晓茹;舞蹈教育的“成人”价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 梁泉;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毅德;广东省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2 成维海;河北省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旭鹏;石家庄市少儿拉丁舞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蝶;关于“花鼓灯”舞蹈服饰的探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程玉;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教学网站平台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史琰琰;山西翼城花鼓舞蹈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汤其林;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课“2+3”立体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婧;舞蹈教学语言艺术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于淼淼;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现状及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想想;执着地追求 大胆地探索[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婷婷;现代教育技术推动下的教育理念[J];云梦学刊;2002年05期
2 陆勇;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育[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3 于翠兰;陈亚斌;;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教育理念的改革及发展战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蔡世华;董晓曦;;浅议人本主义教育观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从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谈起[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杨军燕;;完善音乐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音乐天地;2005年12期
6 胡松;;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形式方法创新探索[J];艺术百家;2006年04期
7 林志远;;鲁迅话语的当代性[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周中玉;;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J];艺术教育;2007年05期
9 林秋雁;;坚守三尺讲台 激情嘉惠后人——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槞教授[J];中国地质教育;2007年02期
10 曹畅;;珍视生命——电影《死亡诗社》引发的深思(英文)[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辉荣;聂丽华;李正红;周新年;;重视人才培养过程,突出养成教育理念-力学教学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之我谈[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吕开东;;陈赓大将“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引发的思考[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娟;;绿色教育——承载心灵的成长——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转型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王丹;;体验:拨动学生的“情”弦[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东林;谢玲玲;阎俊;沈会青;高菊雯;王静;;开展“札记”研究,促进青年班主任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6 杨印生;佟金;任露泉;;农机教育与人才的精确培养[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吴建华;;中德高校会展教育实践之比较研究[A];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玉臣;;教育家成长与实现教育家办学面临的瓶颈问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施敏;;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的挑战与对策[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陈大垣;余金龙;;试论孔子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褚春江 金洁;美一高中校长谈教育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李峥;新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于青;在孩子心中种一棵智慧的大树[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近水;父爱的果实[N];中国邮政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侯金鹤;他让学生又“怕”又爱又敬[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山东济阳县 肖家耕;家庭是最伟大的事业 父母亦须持证上岗[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韩愈的教育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6中学 冯青林;“五子登科”促教师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打造名师工程[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梅永存邋涂洪长;厦大米饭免费:意义岂止几碗米[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王凌皓;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马望星;当代军校大学生荣辱观及其教育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长智;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矛盾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7年
6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王生;校长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灵芳;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化学概念学习模式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罗莹;借鉴CIS战略建造学校形象识别系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薄惠萍;高中电磁学规律教学行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常秀娟;对一所学校三十年教育变迁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朱昔平;更新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章健;中美中小学数学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敏;“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韩英群;构建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林华;龙嘉镇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曲建康;论我国的奥林匹克教育问题[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5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88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