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哲学类本科生选拔与培养的若干问题——兼及南开大学哲学院本科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2018-05-15 15:19

  本文选题:哲学类本科生 + 选拔方式 ; 参考:《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10期


【摘要】:当前中国哲学类本科生的选拔和培养面临诸多问题。人才选拔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优秀生源缺乏、第一志愿率下降等方面。在我国现行的招生体制下,通过特殊形式的自主招生,把那些有兴趣学习哲学而且又有能力学习哲学的优秀中学生选拔出来,使他们能够以特殊的方式进入大学哲学专业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突出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个性等方面。哲学学科具有综合性和贯通性,除专业知识的积累之外,更需注重对学生精神境界、悟性和见识的培养。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哲学的"专业史"特别是"地方的哲学专业史"教育,可以有效激发本科新生的专业兴趣,巩固他们的专业思想。通过建立充分发挥教师人格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发挥教师对学生耳濡目染的潜在影响,提高哲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效能。近些年来,南开大学哲学院在"中学生哲学夏令营"招生模式改革、"知南开知哲学"专业史教育、"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探索,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有益尝试。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Chinese philosoph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The problem of selection of talents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lack of excellent students and the decline of first volunteer rate. Under the current enrollment system of China, the special forms of autonomous enrolment have been made to learn philosophy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study philosophy.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by selecting students in a special way,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are reflected in the lack of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he lack of personality in the training mod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piritual realm,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These are to a great extent dependent on Teachers' words and deeds. Through the "professional history" of philosophy, especially "the history of local philosophy", it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professional interest of the freshmen and consolidate their professional ideas. In recent years, the College of philosophy of Nankai University has been reforming the enrollment mode of "middle school philosophy summer camp", the education of "knowing the philosophy of the South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South", and the reform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whole tutorial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urface is a useful attemp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G642;B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学哲学专业[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04期

2 裴倩敏;;哲学专业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02期

3 赵德志;对哲学如何定位的几点看法[J];哲学动态;1997年02期

4 吕建营,宇文宏,李维意,黄云明,张小燕;面向新世纪哲学专业的改革与发展[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5 孙正聿;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哲学研究;2000年06期

6 徐梦秋;关于哲学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J];哲学研究;2000年07期

7 薛勇民;关于当前高校哲学专业困境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11期

8 ;南开大学哲学系简介[J];哲学研究;2000年04期

9 杨欣;我们如何在哲学专业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10 冯贵贤;改革需要哲学,哲学必须改革——高校哲学原理博士点“哲学体系改革研讨会”简述[J];理论前沿;1988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立足哲学专业与学科发展 加强省哲学学会建设[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2 韩芳;史玉民;;世界著名大学科学哲学专业述评[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高清海;;培养创造性的头脑——《哲学通论》原序[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倪培民;;北美大学哲学教学的现状概览[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5 杨凤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的主要方法与途径[A];山东省哲学学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哲学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孙正聿;;关于开设“哲学通论”课的思考[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黄爱华;郁建兴;;哲学教育、哲学教材与通识教育[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近年工作概述[A];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历史回顾与工作概述——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一[C];2006年

9 杨飞;刘海华;;谈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义[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10 孙正聿;;《哲学导论》后记[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栗文;守正创新砺贤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杨雪梅、施芳;哲学在中国有着丰厚的土壤[N];人民日报;2004年

3 卢玲 林建武;价值研究方法论的新进展[N];光明日报;2006年

4 刘效仁;崛起的大国不能没有哲学[N];中国审计报;2007年

5 胡梅叶;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8年

6 孙正聿;撞击理论思维 提高人生境界[N];光明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金晶 秦平;智慧之花缘何如此美丽[N];光明日报;2006年

8 刘啸霆;从大众哲学到专业哲学[N];光明日报;2007年

9 胡伟希(本报书评人);哲学可教吗?哲学可学吗?[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李艳辉;阅读蒯因:唤起对论理的热情[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丁珊珊;论斐洛对《创世记》的寓意解释[D];南开大学;2009年

2 朱志伟;罗素专名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92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892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7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