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社会学视域中的大学文化

发布时间:2018-06-01 04:32

  本文选题:功能论 + 冲突论 ; 参考:《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01期


【摘要】:大学文化是大学主体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传承和创造出来的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制度、大学环境、大学氛围,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形态与物质形态的各种成果的总和。从功能论视角分析,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构成;大学文化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大学主体的和谐发展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的大学文化。从冲突论的视角认识,大学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大学文化冲突具有复杂性;大学文化冲突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互动论的思想对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启迪作用:构建良好的大学符号系统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是促进大学文化主体良性互动的前提;重视大学的精神交往过程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
[Abstract]:University culture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university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 of running a school, constantly explore, summarize, inherit and create the concept of the university, university spirit, university mission, university system, university environment, university atmospher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spiritual form and material form of the sum of all kinds of achiev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 theory, university culture is the core of social culture; the main fun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i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ubject in order to realiz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e goal of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universit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lict theory, the conflict of university culture is inevitable, the conflict of university culture is complex, and the conflict of university culture is the internal motive for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The idea of interaction theory has many enlightening effects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ng a good university symbol system is the basis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establishing equal dialogue mechanism is the premise of promoting the benign interaction of the subject of university cultu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of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旭初;吴彬;;冲突理论视野中的高校稳定问题[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刘尧;;中国大学的十大缺失[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3期

3 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J];科技导报;2008年03期

4 刘宝存;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J];学术界;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颜良伟;;冲突与协调:民事抗诉中检法关系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柳菊兴;试论高校党校在学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殷琼;;试析乡村精英在群体性冲突预防中的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张向东;刘慧臣;;农村大学生的角色认同与学校适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师宪;赖荣伟;;论“中国白·陈仁海”文化现象[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宋立会;;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郝明;;政府转型条件下公民话语权实现的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5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左雪松;;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观—马克思与科塞的冲突思想[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张秀琴;;解构的“幽灵”与批判的辩证法——德里达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9 文兵;;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价值观:多元中的追求[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帅;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尧;;大学内部行政管理要由官本位向学本位转变[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蒋冀骋;影响高校稳定的几个因素及其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3 陈磊;我国大学知识品性缺失的制度根源剖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9期

4 李长贵;我国高校稳定工作的对策[J];江苏高教;2001年05期

5 刘尧;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6 许玲;对社会稳定的理性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海宏;社会分层的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解释及其综合[J];社会;2001年02期

2 王明霞;;社会学理论中的和谐社会观[J];理论界;2007年03期

3 王明霞;;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功能论和冲突论的视角[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12期

4 康永久;;公立学校的结构松散问题[J];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5 谢立中;冲突与均衡: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周艳,钟海青;社会学意义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张登峰;居向阳;;功能、冲突与互动:论社会学视域中的体育[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罗大文;;社会冲突论研究述评[J];前沿;2011年16期

9 蓝秀华;;试析帕森斯与柯林斯的主要教育观点[J];教学研究;2003年01期

10 王长乐;试论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J];煤炭高等教育;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尚桂;佟月华;;中国大学文化发展的创新路径与教育改革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2 张福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几点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李巍巍;;刍议我国大学文化经营模式[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报换;;激活首都“大学文化”元素与打造先进文化之都的若干思考[A];2011北京文化论坛——打造先进文化之都培育创新文化论坛文集[C];2011年

5 胡晓明;;大学文化与古典文学[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石文年;;马尔库塞美学的功能论和异化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付兆佳;;大学文化同质化倾向及对策探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少静;;国际化进程中的北京农学院主体意识探微[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9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存生在主论坛暨开幕式上的致辞[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欧洲大学文化遗产中心意大利拉菲罗中心地方地震文化图集——怎样通过地方地震文化的再发现和再评价来减轻建筑环境的易损性[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建国;大学文化与道德建设[N];光明日报;2004年

2 连登岗;大学文化的多层次性[N];南通日报;2007年

3 ;州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N];团结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宁锐;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大学文化应以学生为本[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大学文化应以育人为本[N];深圳特区报;2010年

6 平旭;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朱振国;学者共话“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蔡劲松;大学文化的哲学视角及本质内涵[N];光明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颜玉兰;读书怡情高雅事 走入寻常百姓家[N];延边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宁锐 实习生 郑伟丽;大学生释义“脚踏实地”[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友;我国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刘亚璋;生命与自由[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4 陈骏业;行政法基本原则导论[D];苏州大学;2006年

5 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健;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为鸿;大学文化创新与组织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纪昌;乔纳森·科尔及其科学界社会分层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肖富群;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彭正文;文凭与社会资源交换的社会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顾佼佼;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缺失与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黎;和谐视阈下我国大学文化的特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吴建玲;大学文化对大学人发展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7 华文健;企业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对接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8 翟海刚;大学文化对创新人才的育人作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9 高广元;关于我国大学文化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10 贾震巍;西方大学文化与我国大学文化的建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62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962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9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