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心理特征和工作搜寻行为对其就业状态的影响
本文选题:大学毕业生 + 自我效能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9期
【摘要】:文章基于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了心理特征和工作搜寻行为对就业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搜寻自我效能可以预测工作搜寻时间及其对未来工作的思考行为,对工作搜寻结果的感知控制可以预测工作搜寻时间和工作搜寻频率,但是两者都不能预测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态。在三个工作搜寻行为中,工作搜寻时间和工作搜寻频率可以预测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态,但是两者对其产生的皆是负面影响。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来自于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大学生工作搜寻能力。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survey data of 2012 college graduates, the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search on employment status. The results show that job search self-efficacy can predict job search time and its thinking about future work, and the perceived control of job search results can be predicted. Both work search time and job search frequency can not predict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at graduation. In the three job search behavior, job search time and job search frequency can predict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at graduation, but both of them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m. On the other h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may come from college students' job search abilit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就业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编号:12JJD79004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等教育个人收益评估”(编号:2012M52066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编号:13CJY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玉玲;王建涛;李建伟;;高校教师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2 李梦霞;;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9期
3 俞志芳;自我效能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6期
4 朱玉娟;刘圣荣;李建伟;李飞;;高校教师完美主义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5 高嘉勇;姚颖;韦子一;;社会认知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05期
6 林宗访;对化工类大学毕业生的基本业务要求[J];化工高等教育;1985年02期
7 彭永新,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年02期
8 刘金雄;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出路——走向农村[J];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闫明;顾雪英;;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S2期
10 蹇东伟;齐石;;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思考和建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桂平;张利锦;;西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状况及原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常雪亮;侯志瑾;;大学毕业生学校到工作转换过程中的心理资源与行为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沈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前景[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4 李露;赵发旗;;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调查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叶忠;;当前毕业生就业预期过高的原因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左鹏;;漂在北京:隐性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调查[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8 孟蕾;;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解困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钟云华;应若平;余素梅;;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周明宝;;从“精英毛坯”到“人才成品”:大学毕业生的初始社会适应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侯冰冰;大学毕业生技师学院求新知[N];鞍山日报 ;2006年
2 海录;酸甜苦辣的“漂泊一族”[N];无锡日报;2006年
3 日报记者 张蔚;愿每只“凤凰”都栖金枝[N];柳州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艳红;让最美青春在基层闪亮[N];河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杨兆敏;金融危机不是损害社会信任的借口[N];工人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娜 通讯员 李潺 实习生 梅岚峤;见习基地,规范创造双赢[N];湖北日报;2009年
7 ;如何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学生[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记者 洪宝光 特约记者 傅林;大学生到市县就业成大趋势[N];海南日报;2009年
9 张静 首席记者 姜健;600多名大学生角逐80余个社区岗位[N];牡丹江日报;2009年
10 见习记者 徐梓 本报记者 谢靓;让“蚁族”也能享受阳光[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爽;初次就业中大学毕业生与用人组织匹配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艳茹;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雅婕;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适应整合测验方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董磷茜;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向工作转换机理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柴国俊;大学毕业生初始工资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燕玲;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中区域主动吸纳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何亦名;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李朝军;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研究(1950-1965年)[D];复旦大学;2007年
9 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玲珍;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标准期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建锋;基于AHP法的土建类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李佳;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张莹;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实思考与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5 纪春梅;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小琼;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7 王悦;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葛晶;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之比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永霞;大学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政府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10 白玉芳;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92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99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