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论我国大学课程范式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8-06-13 06:49

  本文选题:大学课程范式 + 课程主体 ; 参考:《高校教育管理》2015年02期


【摘要】:转变大学课程范式,意味着大学课程不再是"框架"和"计划"而是实践活动,课程与课堂教学不可分;大学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制度性知识而是实践主体的实践活动,课程与具体的师生不可分;大学课程不再是单一的制度设计而是相关课程主体权力博弈下的结果,课程与具体的高校不可分;大学课程是基于理想、价值、利益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强调师生对自由的追求及实现。伴随我国大学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转变大学课程范式则表明课程主体、主体关系、实践活动应该成为思考大学课程改革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Abstract]:Changing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paradigm means that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no longer a "frame" and "plan" but a practical activity, and the curriculum is inseparable from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no longer a simple institutional knowledge but a practical activity of the subject of practice.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no longer a single system design, but the result of the power game of the relevant curriculum subject, the curriculum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pecific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based on the ideal, value, and value,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pecific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community of interests emphasizes the pursuit and realization of freedom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the practical needs of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paradigm shows that curriculum subject, subject relationship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should become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breakthrough point for thinking about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3YJC880131) 江西省社会科学课题(14JY06)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JY1309)
【分类号】:G6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韩水法;谁想要世界一流大学?[J];读书;2002年03期

2 朱晓刚;;我国大学三种课程改革之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3 易红郡;;学术资本主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与经济;2010年03期

4 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徽;明珠;蔡晓琳;;高等院校校园景观特色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2 杨丹;刘自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系列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3 王端庆;钱静;于永华;;深化教改,培养前瞻性专业人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孙志娟;;以人为本视角下对传统少儿道德教育的反思[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功能观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李汉邦,张晓京;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及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解希静;高师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2期

9 刘宝存;科尔大学理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10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蔡芳;罗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现实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炳华;江顺;;文化融合:多校区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工程[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5 曾春花;;企业管理理论在贵州高校管理中的应用[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顾霞芬;;公立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改革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刘晓斌;;我国大学管理行政化的弊端与改革思路[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孙华;;论当前大学公共危机的发育机制[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珏;张锋;张健保;徐进;李延海;陈龙伟;陈艳妮;;《康复工程》精品课程建设之思考[A];第七届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8 文少保;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与运行治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佳;论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4 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袁昆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钱啸寅;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运行绩效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邵焕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敬阳;汶川地震后贫困大学生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唐晓玲;王正青;;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大学科研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9年06期

2 黄福涛;;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4期

3 徐世朴;试论素质的含意及大学生的素质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03期

4 张岂之;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5 杨叔子;人文教育 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王淑杰;;国外服务型大学的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明月,张大鹏,周云峰;跨世纪的课程改革:课程现代化[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0年05期

2 李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课程范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4期

3 郭中华;唐德海;;人学视域中大学课程的反思与重构[J];江苏高教;2008年02期

4 孟振庭 ,师维;面向21世纪的师专课程构想[J];渭南师专学报;1998年S1期

5 王永红,黄甫全;课程现代化:跨世纪的思考——首届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2期

6 黄甫全;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7 杨明莉;陈义辉;;高校精品课程范式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网友世界;2012年10期

8 王洪席;;课程改革的全球视野与本土行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10期

9 章兴鸣;;实践的课程范式与公共管理专业的实践[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王洪席;靳玉乐;;课程改革:基于改革方法论的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磊;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魏昌廷;大学课程理论流派演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宋薇;“环境课程”简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13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013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2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