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念重构

发布时间:2018-06-14 19:48

  本文选题:大众化 + 创新实践教育 ; 参考:《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5期


【摘要】: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教育出现了一些现实困境,其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偏离以学生为中心和功利化趋向,在实践层面上受到优势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课内外活动兼容性不强等现实问题困扰。因此,需要对课外创新实践教育进行理念重构,应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化课内外教育活动的一体化,倡导培育专业教师志愿服务意识,搭建分层次累进式的课外育人平台。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r higher education, there are som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colleg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on practice education, which deviates from the student-centered and utilitarian tendency i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n the practical level, it is beset by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supply of superior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weak compatibility of activities in and out of clas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idea of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ve practice education, to further establish th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concept,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and out of class, and to advocate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wareness of voluntary service. Build a progressive level of extracurricular education platform.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研究”(11JDSZ2007) 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资助“学生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L12DZZ048)
【分类号】:G64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潘懋元;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4期

2 吴亚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解读[J];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3 李培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Z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润生;;从主体性到互主体性的体育教学理念建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2 晏双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10期

3 余怿;;“90后”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Z1期

4 陈碧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陈兴德;;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想引领者[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彭拥军;;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若干真假命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陈兴德;;从可持续到科学发展——潘懋元高等教育发展观探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吴萍;;以学生为中心的全程教育实践模式与路径[J];大理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周茂东;;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中心”办学理念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10 袁先海;;湖北省独立学院的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J];高教论坛;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黄容霞;全球化时代的大学变革(1980-2010年)[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燕玲;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中区域主动吸纳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黄华;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希贵;普通高中学校组织氛围的诊断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政伦;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杨丽雅;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学生参与现状及期望的调查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3 周霞艳;新西兰中学汉语教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林靖娅;地方高校强化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戴锦波;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姜凤坤;美国精英高等教育保护策略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叔琼;大学课堂教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李中军;新升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校内自我评估机制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谢淑海;走向学生参与的课程实施[D];西南大学;2007年

10 钱军平;再生性:高等教育质量观新解[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邸衍玲;;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大学教学意识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刘佳;;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管理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8年43期

3 扶庆,孙万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4 唐春燕;;论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管理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王为民;高旭阔;;高等教育“以生为本”价值取向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7期

6 赖阳春;;构建大众化的个性化理想教育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7 唐伦刚;;大众化教育时代地方高校“关注大众,培育精英”的思考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9年34期

8 何绍芬;;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地方高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阳辉,校森林;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教育管理工作的挑战[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孙明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永福;;时尚与陷阱——从青年学角度看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2 邓小凤;李巧云;;拓宽德育渠道,以人为本积极做好校园治安管理工作[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3 王海倩;;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高校[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熊湘敏;季靖;;“以人为本”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高校教学管理理念[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衡彩霞;;高教管理“以人为本”三论[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6 吕秀美;;以人为本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灵魂[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7 韩连生;童宣海;陈玉新;辛崇胜;;以人的安全为本——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永恒主题[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谢和平;;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教育创新——四川大学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的探索和实践[A];科学发展观与地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若光;;以人为本 做好转制工作[A];机遇与挑战——北京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吴健安;;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高等教育[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效仁;大学生就业须大众化[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王鸣琦;大学生就业开始走向“大众化”[N];陕西日报;2003年

3 新华社记者 华卫列 光明日报记者 朱庆;江苏高教走向大众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林莉 谭南周;国际化和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刘效仁;大学生就业大众化是必然趋势[N];中国审计报;2004年

6 西安财经学院党委书记 杨学义;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N];陕西日报;2008年

7 雷然;以人为本立足长远[N];光明日报;2002年

8 苏琳;关注高教“大众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N];经济日报;2004年

9 浙江大学校长 潘云鹤;以人为本是核心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记者 李菲;以人为本做好服务[N];绍兴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白萍;回归本体:新中国高校德育思想演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秦辉;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白冬;美国全日制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的形成:1945—1970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庆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年

4 徐霞;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高校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晓燕;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周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刘岩;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薇薇;“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丽雷;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虹;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18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018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6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