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美国何以成为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强国

发布时间:2018-06-19 07:05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强国 + 美国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美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是一个利用后发优势、不断创新理念和体制的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还是一个高等教育落后的国家,但已具备强劲的经济和人才后发优势。在社会思潮的影响下,美国高等教育理念突破了既有观念的束缚,崇尚实用与科学相均衡,践行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追求卓越与普及并行。政策与制度的创新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美国建立了联邦立法与大学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多样性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开创了高等教育强国的新模式。因此,对于高等教育后发国家来说,要实现赶超目标,既要善于借鉴,更要敢于创新。
[Abstract]:The course of America's becoming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is a process of making use of the advantage of latecomer and innovating the idea and system constantly.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is still a backward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but it already has strong economic and talent advantag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the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 breaks through the shackles of the existing ideas, advocates the balance between practicality and science, practices American democracy and freedom, and pursues excellence and popularization. The innovation of policy and system provides a broad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United States has established a management system combining federal legislation with university autonomy, a market-oriented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and a diversified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 system. Created a new model of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atching up and surpassing higher education, we should not only be good at learning from it, but also dare to innovat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AGA08034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课题(08QG0100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教育理念创新”子课题(08JZD0029)
【分类号】:G64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戴维·拉伯雷;周勇;;复杂结构造就的自主成长:美国高等教育崛起的原因[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2 别敦荣;美国大学定位与个性化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李工真;纳粹德国流亡科学家的洲际移转[J];历史研究;2005年04期

4 陈学飞;;美国高等学校的类型结构[J];上海高教研究;1986年01期

5 郭将;;后发优势的实现何以可能——基于后发优势研究框架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龚兵;;近代大学课程世俗化及其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黄华;;美国赠地学院创立的当地经济因素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姚艳杰;姚静;;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李东徽;明珠;蔡晓琳;;高等院校校园景观特色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6 杨丹;刘自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系列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7 柯佑祥;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哲学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毛国红;;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于永华;;论教法、学法和管法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秦前红;严晗;;中外学术自由权的宪法保障比较[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4 赵德平;陈仲堂;缪淑贤;;浅谈大学特色发展的几点想法[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刘立国;;中法高等教育教学的比较与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张腾;;西欧中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及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曲文洁;;远程多媒体教学在美国高等院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9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白娴棠;;蔡元培“教授治校”何以可能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如意;临时教育会议与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2 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丽;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由明;建立中国大学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佳;论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7 张强;地方综合性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8 刘震;我国农村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吴晓玲;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洛林,江小涓,卢圣亮;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上)——以全球500强在华投资项目为主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4期

2 梁志成;中国FDI的最优规模与内生增长研究[J];世界经济;2000年07期

3 钱陈;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和模型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献君;房保俊;;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9期

2 思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访谈[J];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17期

3 李翠芳;杨连生;;发展研究生教育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2期

4 王义遒;;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是多样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4期

5 彭枫;;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路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6 王义遒;;从实际出发 构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11期

7 周庆;;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09期

8 刘智运;;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年05期

9 李健;;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软实力[J];评价与管理;2009年01期

10 蔡慧琴;;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略论[J];沧桑;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雪;;美国高校农科本科课程体系的特点及启示[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冯翠玲;;美国高校管理探析及其启示[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瞿振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成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方鹏;曲福田;;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费筹措及中美差异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高福安;;提高行业特色高校办学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贡献[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孙崇正;苏林琴;;办好地方重点大学,促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陈至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许星;;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皮国萃;;从“专业”到“平衡”——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的发展趋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练玉春;美国高校以新形态进入中国高教市场[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朱梅骄;美国高校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的几个动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3 杨舒怡;美国高校男女合宿,能禁得住诱惑吗?[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高纪;美国高校兼职教师占一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记者 张小军;“电子学习”将席卷美国高校[N];人民日报;2001年

6 袁亚新;美国高校排行榜张榜[N];科技日报;2002年

7 浙大留学服务中心;就读美国高校怎样申请奖学金[N];浙江日报;2002年

8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查卫平编译;盘点美国高校2004年度表现[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陈琳;扩张生物科学研究,美国高校“圈地”凶猛[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卢林;美国高校“军备竞赛”为哪般?[N];文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禹;人力资源开发背景下美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燕;文化视野下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祖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群发展政策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联明;后“9·11”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洋;我国距高等教育强国有多远[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波;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文小莉;美国高校的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赖亚曼;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5 周小情;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武澎;美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冯玉芳;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丁玉宝;美国高校教师管理机制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冯军霞;美国高校公民教育中的服务性学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司金鹏;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39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039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1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